编者按:本期“强港使命硬核担当”访谈活动,邀请了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劳模工匠畅谈体会,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强化争先创优意识,以榜样力量引领大家投身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文字整理:郑雅璐
竺世杰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2019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吊班大班长
2022年,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35万标准箱,稳居全球第三。对此,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在港口集装箱量屡攀新高的同时,我希望未来的“世界一流强港”能在智能化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让科技与港口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港口生产降本、增效、提质。
为此,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的殷切嘱托,依托“竺士杰创新工作室”和桥吊班“金牌导师”团队,引领和帮助更多青年人学好技能、提高技能,为宁波舟山港的智能化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同时,我将持续探索“竺士杰操作法”在远控操作上的实施路径,迭代升级“岸桥远控模拟系统”,提升桥吊远控操作效率,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助力“十四五”时期港口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庆
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宁波港集运公司港外作业队集卡八班班长
我心中的世界一流强港是这样的:集装箱牵引车
忙碌有序地穿梭于码头岸线,集卡驾驶员们技能高超,手工操作也能如程序化般整齐划一;无人集卡灵活机动,数字化加持更显高效运行;集疏运一体化运营中心,保障每一个集装箱能够准班准点运达工厂、箱区、堆场、码头,一片繁荣景象。
在看到《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后,我感到我心中的世界一流强港正朝我走来!作为一名集卡司机,我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建设一流强港,服务世界!
黄义成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浙江省劳动模范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直属分中心机务管理员
近年来,湖州港作为集装箱河海联运航线的重要节点之一,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倾力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稳居全省内河第一,并连续六年保持亿吨大港地位。目前,湖州港航正按照我省创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的总体部署,锚定打造“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目标,全力创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示范区”,更好地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就个人而言,在今年,我离开了自己工作40多年的岗位,但退休不应“褪色”!我将持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湖州港航发展,特别是为“黄义成劳模服务工作室”做好各项指导和服务,全力支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等中心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争当排头兵,甘做航标灯”的港航精神。
吴爱图
交通运输部首届“最美港航人”、2021年“中国好人”、浙江省道德模范象山县汽车轮渡有限公司农村渡运公交分公司船长兼驾驶员
宁波舟山港2022年货物吞吐量超12.5亿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份成绩令每一个港航人、交通人无比欣喜。2月1日,全省加快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动员部署会在宁波举行,这对于倾力打造我们“硬核”力量意义重大,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农渡船船长,让乘客安全便捷出行是我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为此,我将时刻牢记强港精神,积极投身于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乘着象山农渡公交化改革的春风,心系群众、服务为民,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让海岛群众乘上放心渡、满意船,让渡船成为海岛地区群众出行的“连心桥”、共同富裕的“融合路”。
朱甬翔
交通运输部首届“最美港航人”浙江智港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
作为一名“智慧港口”建设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殷切嘱托,抢抓全省加快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的发展机遇,以智慧科技助力宁波舟山港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
我将与团队成员们一起,在解决我国超大型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依赖国外系统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全力打造以“n-TOS生产操作系统+iECS智能调度平台”为核心的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智能化双芯解决方案,进一步筑牢系统的性能、安全基石,提高系统的使用率、满意率,同时发挥好系统在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港口智治能力和服务效能。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我们将瞄准“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加速进发,展现新时代海港人爱“港”敬业、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