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点点手机,6分钟办结

杭州市临安区在全省首推治超非现场全程自助办

“这种方式太方便了,以前要去交通窗口处理,一来一回至少半天,现在学会了网上自助办,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4月3日,在交通执法队员的演示、指导下,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某运输企业负责人张先生,在手机上完成了车辆超限运输违法行为的确认并缴纳罚款。

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省交通执法案件总数约12.76万件,其中公路超限非现案件4.85万件,占比超38%。“以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中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都需要制作询问笔录,即便是‘一键办’流程,在最熟练的交通窗口处理,一套案卷流程做下来也要15分钟左右,这还不算群众路上往返的时间。”杭州市临安区交通运输局法制科科长王星刚介绍。

如何简化办理程序,让百姓办事更加简单、方便,交通部门一直在谋划。2021年7月,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出台《关于印发〈省厅谋划的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清单〉(第一版)和〈基层和社会谋划的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清单〉(第一版)的通知》,明确由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临安区交通运输局承担执法自助办试点应用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2022年3月,执法自助办应用专家论证会召开,邀请省人大、省高院、省司法厅以及杭州市司法局、临安区法院等单位专家论证该应用项目,通过项目合法性。2022年11月底,执法自助办项目验收。2023年1月,临安区交通运输局办理了全省第一个执法自助办案件。

据介绍,执法自助办包含治超非现场全程自助办等模块。治超非现场全程自助办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省交通运输数智执法平台、省治超非现场执法信息平台,打造省内首个网上处罚自助办服务大厅,实现一般程序行政处罚从传统窗口办理到手机端自助办理的转变。

当事人收到相关短信通知后,可以在浙里办APP搜索框内输入“法治交通”,点击进入后共经过查询违章信息、案件违章事实信息确认、当事人陈述、缴款等步骤即可完成整个处罚流程,在无接触执法人员的情况下,实现行政处罚领域内普通程序办理处罚案件的全程自助办理。

目前,治超非现场全程自助办正在杭州市临安区进行试点,下一步将扩面到余杭区开展试点完善工作。“治超非现场全程自助办落地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创新和突破。”王星刚介绍,治超非现场执法自助办对处罚流程及证据链进行了重塑,采用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应用,免除授权委托书、询问笔录、道路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等证据材料,处罚证据材料由10个减少为5个。“比如说以往的询问笔录变成了‘当事人陈述’,只需要回答、确认4个问题,不用1分钟就能填好。”通过这些举措,群众运用自助办,整个办理流程大概只需6分钟。

6分钟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带来了“质”的改变。数字化场景的应用方便了数据共享,对于处罚中需要应用的当事人营业执照、行驶证等电子证照数据实现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对于之前案件制作过程中记录的证照信息,通过省交通运输数智执法平台系统留存实现全省数据共享。这些数据进入该系统之后,群众在使用自助办时,车辆信息、经营许可证等信息的调取会更加方便。

与此同时,治超非现场执法自助办的上线也降低了执法风险。王星刚介绍,“执法自助办统一处罚标准,案件进入系统后,后台会根据每辆车的超限行为自动判断违法程度,明确处罚裁量基准及处罚金额。”

记者了解到,为推广使用治超非现场自助办应用,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部门后期还将落实自助办减免政策,超限率在50%以下的适当降低处罚金额。         

□记者 崔义刚 通讯员 裘泽城

2023-04-05 杭州市临安区在全省首推治超非现场全程自助办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330993.html 1 3 点点手机,6分钟办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