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习近平总书记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至今
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浙江嘉善、上海青浦两地交通、公安部门实施省际交界点“一站四检”联合勤务模式
2022年3月
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组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工作专班
2022年8月
浙江平湖与上海金山交通执法部门协商建立联合执法站
2022年10月
嘉兴市交通运输局完成《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机制研究》报告
2023年4月
“建立浙江首个长三角交通运输执法站”项目被列入2023年嘉兴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个无差别”破难清单
2023年4月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文决定组织开展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工作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区域战略演进新高度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跨区域共建共享共保共治机制尚不健全,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政壁垒仍未完全打破,全面深化改革还没有形成系统集成效应,这些都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2023年4月20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文,决定组织开展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工作,加强政策协同、完善工作机制、深化信息共享、强化协作联动,推动区域执法协作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数字化,切实形成区域执法监管和执法服务合力,打造共建共管共治的交通运输一体化治理格局,更好地服务保障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长三角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嘉兴早已壮志满怀。
嘉兴交通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意识超前,筑起“四梁八柱”,“打法”清晰,“火力”集中,初步探索出具有示范意义的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新路径,逐步构建规范明确、权力清晰、信息共享的常态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机制,成果逐步显现。
担时代重任 嘉兴敢为
嘉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东临上海,南依杭州,北接苏州,西连湖州,是连接长三角各个城市以及长江三角洲的重要枢纽,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中心。
嘉兴运输模式代表性强。嘉兴市公路密度、高速公路密度、航道密度、航道总里程、高等级航道总里程等5个重要指标连续多年保持浙江省首位。嘉兴交通运输市场点多面广线长,危货、客运等运输市场领域广、业态多,货运运输水陆并进,放眼整个长三角地区都极具代表性。
长三角地区路网、内河海港水路纵横连接,既为地区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人员物资交通运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大量毗邻地区交通运输管理重复执法或监管真空的问题。交通执法任务日趋繁重,执法监管难度不断加大。
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显著标志就是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也是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地区在提升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水平的同时,更需打造共建共管共治的交通运输一体化治理格局,切实形成区域执法监管和执法服务合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已内化为交通执法人改革创新的思想自觉,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工作,嘉兴敢为人先。
十年磨一剑 渐入“嘉”境
实践长才干,历练出真知。为此,嘉兴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执法工作联动机制的模式探索。
早在2012年,嘉兴市嘉善县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成立了“嘉善县城市交通联合执法大队”,探索组建辖区内跨部门联合执法队伍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2018年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嘉兴市交通部门顺利在嘉善红旗塘等省际交界点设置联合检查站,由浙江、上海两地公安、海事部门实施“一站四检”联合勤务模式,联合查控机制大幅缩短船舶滞留时间,方便船舶入沪手续办理,获得广泛好评。此后,平湖市和嘉善县在浙沪交界经常性开展世博会、互联网、进博会安保等水上联合执法行动。
交通执法改革后,嘉兴不断强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执法协作机制,联合执法愈发频繁。近年来,嘉兴市交通执法队与吴江交通执法队开展跨省联合执法行动近20次,出动执法人员84人次,检查车辆100余辆次,检查船舶90余艘,查处违法行为38起。平湖市与上海西南片区(金山辖区、总队十大队辖区)就开展联合协同执法行动15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76人次,查处案件49起,罚款18万余元。
今年4月6日至7日,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信用一体化建设工作例会在嘉兴召开。嘉兴市交通运输部门作为长三角区域信用治超试点单位,围绕超限超载、“两客一危”等重点领域,以机制建设为牵引,以“党建+治理”“数据+智治”“执法+协同”等“3+”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长三角区域执法一体化,创新性提出多层次全方位合作机制17项,扎实推进长三角地区信用一体化建设推深做实。
嘉兴的“打法” 创新机制
在组建辖区内跨部门联合执法队伍、设立省际交界点检查站、组织召开不同层级执法协同联席会议、基层交通执法部门自发签订执法协议、组织开展跨区域技能比武等多项活动的基础上,2022年3月,嘉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组建了“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工作专班,在调研原有工作机制体制建设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新路径,构建规范明确、权力清晰、信息共享的常态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机制。
裁衣需量体,下药需对症。执法权力配置存在差异、制度供给顶层设计不足、执法协作基础台账未建立、具体执法事项衔接效率不高、协同数据统一平台建设滞后、协同工作督查评估机制不健全……基于一体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工作实践,嘉兴市交通运输部门有意识地总结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开展了“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协同执法机制研究”课题项目研究。该课题确立为“2022年嘉兴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案例的储备类创新案例”项目。
找准问题,逐个击破。2022年8月24日,嘉兴交通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主动出击,与上海总队十大队、金山交通执法大队就建立联合执法站所与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确定以党建引领联合执法建设联合执法站。2023年1月17日,嘉兴市交通运输局高度要求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建立相互延伸五公里的毗邻联合执法区域,探索毗邻区域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应用实践,探索基层数字信息应用实践,不断总结提升亮点,为交通运输毗邻区域联合执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经验。
如今平湖在G228国道K3584+400右侧“平湖市-上海金山(西南)片区”联合执法站已在建设中,设置联合执法调度室、联合执法指挥长室、询问室、重大案件联席会议室、联合执法案件处理中心等功能区。同时,平湖明确了站所的职责内容,建立了事项清单、运作规范,在细化毗邻党建机制的同时,完善了执法工作机制与区域融合机制,对队伍管理、公开公示、接受监督等具体运行方式进行了规范,为破解跨界执法难、信息协同难、统一标准难等问题。
嘉兴在“空白区”里攻坚克难、勇闯新路,依托“一站式”执法平台应用,实现毗邻地区交通行政执法“一站式”处理,为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了一个样板间,交出了一份可实操可落地可复制的高质量“嘉兴平湖”答卷。
嘉兴的“火力” 数据赋能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中,数字一体化是必由之路。“数字赋能”更是推进一体化协同执法机制建设的一大抓手。2022年以来,嘉兴市交通运输执法数字化改革有了长足进步,先后取得并开展《内河水上交通数字巡航》《毗邻地区两客一危协同智治》《快速响应协同指挥》《内河水上反走私智控》4个试点建设项目。随着项目的建设和完成,嘉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已完全具备与上海等地区的协同执法信息化基础、网络基础甚至硬件基础,且项目本身预留了预算和技术的储备,做好了与毗邻地区的对接准备。
其中嘉善县全域数字孪生航道云控平台,具有标杆性、先进性,在探索“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智一体”的道路上多次跨越跃升,在长三角交通运输区域执法数字化协作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云控平台以全县航道网底盘、重要港航基础设施数据、航道电子卡口感知数据为基础,从航道运行监测和数字孪生管控两个方面,实现嘉善全域航道(一期实现重点骨干航道)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监测与管控。已完成一期建设的“嘉善水网睿控系统”创新项目通过“系统感知”“系统智治”“系统保障”,实现了水上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化建管和执法的有效运用,在水上交通防疫、非现场执法、重大活动安保、水上防汛防台交通管控指挥等重大场景实践运用,有效提升管理成效,实现“智能在端”。
如今,在嘉善红旗塘,嘉兴交通执法人员可利用杭申线入沪上游1500米横港大桥的卡口激光监测系统,完成对入沪方向船舶的船名身份识别和相关入沪信息核查,由视频监控室对涉疑目标船舶以VHF、电话通知形式发出停泊临时受检指令。一站式查控机制让所有受检船舶提只需要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海事入沪信息核查和公安对随船人员的身份甄别。
在今年开展的嘉善县工程渣土联合整治暨“春雷行动”中,“嘉善水网睿控系统”可通过三维激光建模、多源数据融合,形成了“船舶指纹库”,实现了对故意遮挡舶船铭牌、套牌、AIS不开机、夜间作业等船舶的有效甄别,对水上跨区域渣土违法运输、偷倒行为的自动预警,对目标船舶的精准追踪管理,标志着嘉兴水上交通执法数字化水平已迈上全新台阶。
线上数据共融,线下多跨执法。获益于嘉善县全域数字孪生航道云控平台,嘉善实现了水上运输行为的跨场景、跨部门、跨业务、跨区域的综合管理。“嘉兴数字交通大脑”,已不止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目前,嘉善的船舶识别率从以往的不足70%,上升到90%以上;3月份水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3%,水上通航秩序明显好转,为长三角核心区域提供安全有序水上营商环境,成为长三角地区水上交通运输执法数字化标杆。
截至目前,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区检察、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来嘉兴考察交流10余次。江苏吴江、上海青浦均拟于今年建10套嘉善水上样板系统,积极推广长三角区域水上电子卡口,加强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技术规范对接,加速区域内信息互通共享、联动管理,推动从“事后管理”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共同打造一体化示范区水网安全监测“一张网”。
面向未来,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长三角,嘉兴交通运输领域的区域执法协作工作通过突破固化思维,丰富行动载体,实现先行先试;嘉兴推进机制建设,加大制度供给,实现提质增效;嘉兴坚持数字赋能,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智一体;嘉兴总结优秀案例,提炼创新亮点,实现以点带面;嘉兴树立嘉兴品牌,打造区域标准,实现同频共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展现强有力的嘉兴担当,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和示范样板。
□文字 王君 吴建军 屠云连 方炜 盛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