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近日,随着2号筒仓最后一处钢结构吊装工作完成,浙江交通集团旗下交通资源集团浙东矿业公司码头加工区3个筒仓钢结构库体全部架设完成,标志着其头山矿筒仓工程建设逐渐步入尾声。
作为交通资源集团首个采用筒仓方式储料的矿山企业,浙东矿业改变将生产线的筒仓项目“放”到矿区的思路,提出“码头成品库改筒仓”方案,首次在码头加工区采用大容积钢板筒仓存储砂石骨料。相较于堆棚、混凝土筒仓,钢板筒仓占地面积小、库容大、产粉少、成本低,且配有自动装车系统、料位检测系统等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助力企业减人增效、科学管理。
筒仓项目于去年3月启动,9月初正式开工建设。“3个筒仓储量达8万吨,其中1号、3号筒仓单个储量达3万吨,2号筒仓储量达2万吨。”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介绍,投产运营后,在矿区内经过破碎加工的高品质砂石骨料将经由6.3公里的长皮带廊道运输至码头筒仓存储,继而分装到地面汽车散装系统及停泊靠岸的海船销往各地,保证砂石骨料的连续供应,满足客户需求。
□黄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