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因短视频火爆出圈的文成县百丈漈景区,迎来了旅游大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达人、游客跨越山河来到文成打卡,近距离感受“中华第一高瀑”的雄姿。
景区“出圈”、旅游热度的背后,是近年来文成内畅外快的交通面貌大变革。特别是文瑞、文泰、景文三条高速的陆续建成通车,有力改善了山城交通闭塞的状况,让文成人不再“仰山长叹”,为当地经济注入更多活力,有力带动旅游和产业发展。
让文成人满心期待的还有即将开工的文青高速文成段,将打通文成北向快速通道,形成“十字型”高速路网,为山城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如今,交通与旅游、生态、产业、农业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已成为文成发掘利用特色资源、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
得益于不断蝶变的交通区位优势,这座浙南山城,正实现强势崛起!
景区“出圈”、旅游爆火!交旅融合发展迎来春天
“之前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文成的大瀑布,‘五一’就带家人自驾过来玩了。”来自宁波的邹先生说,他之前觉得百丈漈藏在大山里,还担心路不好走,“没想到不仅高速直达文成,山区公路也非常畅通便利,完全没有山路十八弯的感觉。出了文成收费站,开车25分钟便到了百丈漈景区。”
邹先生口中的高速和山区公路正是文瑞高速和大南公路。2020年建成通车的文瑞高速圆了文成人多年的高速梦,缩短了文成与“山外”的时空距离;而大南公路则让县城到百丈漈的车程缩短至20分钟,大大方便沿线居民和外来游客出行。得益于此,刘伯温故里景区在交通便捷相关评分项上,达到标准、拿到分数,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些年,依托内畅外快的交通区位优势,文成实现旅游景区乡村民宿集聚发展,南田镇武阳村、百丈漈镇石庄村、西坑畲族镇让川民族村等村庄初步形成民宿集群产业链,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红火日子。据统计,百丈漈景区今年第一季度游客同比增长426%,线下售票量增长236%。“五一”期间,刘伯温故里景区客流饱和,超过核定承载量,周围民宿预订量增长5.3倍。“旅游火成这样,这是几年前不敢想象的。”石庄村一位民宿主人表示。
忆往昔,群山阻隔,造成文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欠账。怀抱发展渴望的文成人,始终坚持交通先行,把“补齐交通短板、改善区位交通”作为赶超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文瑞高速、文泰高速、G322樟台至龙川段、景文高速等建成通车,322国道文成西景段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文成从偏远山区和交通末端逐步迈向温州西部交通枢纽。
特别是今年1月景文高速的建成通车,使文成形成“丁字型”高速公路网;在县域内部,不 久的将来,文成将形成以322国道和219、220省道“一横两纵”为主干道,以县乡道为支线,通达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片区主要节点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交通网络,实现中心镇15分钟上高速。
交旅融合发展就此迎来春天。去年4月,文成首个百亿文旅项目——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动土开建。该度假区紧邻刘伯温故里和百丈漈景区,利用湖泊、瀑布、峡谷、岛屿等生态资源,侨乡、畲乡等人文资源,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建成运营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超万个,每年可吸引游客500万人次。此外,还将辐射带动周边的文旅升温,助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档升级。
“十四五”时期,文成正以“交旅融合、运游一体、山区特色发展”为方向,加快建设连接浙南闽北赣东的温州西部交通枢纽,努力以完善的交通圈,培育产业圈、发展经济圈,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提供先行引领和有力保障。
项目落地,土地增值!打开产业发展“新大门”
这些年的文成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这座山城孕育了跨越发展的新希望,激活了奋进崛起的“新引擎”,为文成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源源不竭的新动能。
招商引资火热的背后,正是文成多年来“砸锅卖铁办交通”的执着耕耘。
作为文成县工业重镇,“高速时代”下,巨屿镇收获不少区位优势带来的红利。近年来,引来娃哈哈、艾米等知名企业进驻,各地考察、交流、参观的团队络绎不绝,仅这两家企业就将巨屿镇工业年产值实现翻番,打开了巨屿镇共富新大门。目前,工业园已招引入驻企业68家,近5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
在对外大通道不断打通的同时,文成近年来致力对县域内部交通的不断提升,让高速公路从外部吸引来的资源和要素,在本地得到循环和吸收。由322国道和大南公路构成的环线,则是承担这个重任最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位于这一环线上的黄坦镇,正是受益于外联内通的路网实现了快速发展。该镇引进全县首个投资10亿元级单体制造业项目文成时尚旅行产业园,投产后经营形势向好,成为黄坦历史上首家规上企业。
眼下,黄坦镇即将迎来新的交通优势,投资12.2亿元的文成南互通至黄坦产业园区公路工程将于今年8月开工。项目建成后,黄坦产业园区至文成南互通的距离缩短为8公里,为园区原料及产品运输提供最大的便捷,显著提升县城对黄坦镇的集聚辐射能力,充分发挥景文高速文成南互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共建、公共设施共用融合发展。
交通建设引来产业投资、提升土地价值,进而推动就业增收。这种效应就像涟漪一样,扩散到文成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依托322国道-大南公路环线,沿线南田、黄坦、西坑、百丈漈、二源、铜铃山等乡镇,已成为文成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落地了省级经济开发区黄坦片区、农业经济开发区等一批三次产业重大平台。
而平台和项目,让土地价值倍增。近年来,交通区位改善吸引不少优质农业项目落户文成。近三年,文成连续举办三届农业投资洽谈会,签约项目75个,总投资达38.12亿元。随着投资和人流而来的创新思维,则为更多本地居民提供了将土地资源进行变现和增值的机会。如二源镇湖田村引入金丝皇菊种植,探索股份制合作农场改革,让入股村民既在保底中增加收入,又提升了农业效益。
山城发展,未来可期!“十字型”高速网将成型
浙南崇山峻岭间,一条崭新的“巨龙”正蓄势孵化,这便是文成人渴盼已久的北上大通道——青田至文成高速公路。5月10日,青文高速(文成段)土建施工第WQTJ01标段、第WQTJ02标段、第WQTJ03标段施工招标公告于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公示,预计6月13日发布中标通知书,标志着项目距离开工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青文高速工程为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类项目,是浙江省“九纵九横五环五通道多连”高速公路网中五环之一,也是温州规划高速公路网“一绕一环九射五连”中“西环”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加密完善浙西南高速公路路网布局,促进青田、文成等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交旅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将先行开工建设的青文高速(文成段),起于青田汤垟乡与文成玉壶镇交界处的李山隧道内,路线向南途经玉壶、周壤镇,终点接入文成县大峃镇樟台文成枢纽,路线全长约20.4公里,估算总投资54.5亿元。青文高速通车后,将打通文成北向快速通道,形成“十字型”高速路网,对文成实现“浙南一小时交通圈、县域乡镇20分钟上高速”,以及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海西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让拥有丰富华侨资源的玉壶镇,加快融入县域发展大格局。
从项目前期的“快步跑”可以看出文成人对“出山”发展的强烈渴望。今年1月17日,青文高速(文成段)项目工可获省发改委批复;3月30日,初步设计获批;5月15完成施工图批复——三项审批前后耗时不足两个月,跑出了项目审批的“文成速度”。尤其是初步设计从省交通运输厅行业意见出具,到省发改委批复,仅用时4天。
“去年以来,我们全力攻坚青文高速项目报批,希望尽早打开文成新的出山大通道和发展空间。”文成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正全力争取支持政策落地,跟踪对山区26县建设高速公路在资本金出资、运营补亏等方面的倾斜支持政策,确保和项目建设同步落地。
如今,交通与生态、产业、旅游等多领域融合,已成为文成发掘利用特色资源、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今年,除了青田高速,文成还将开工建设220省道黄泥岗隧道至巨屿产业园段、文成南互通至黄坦产业园区公路工程等重点项目,322国道文成西坑至景宁交界段、文成南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将于今年完工。
未来,文成还将迎来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通用机场,文成的交通发展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山城发展,未来可期。
□本版文字 谢宝光 刘芙蓉
□本版图片 由文成县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