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近段时间,长兴县104国道李湖大桥桥底焕发新活力,原来到处生长的杂草、坑洼不平的路面和随意堆放的杂物都不见了,桥底已“变身”成为干净有序的停车区,设有汽车停车位100余个,电动车位约500个。
“原本,我们桐昆集团开车的员工多,但停车位也有限,所以停车问题一直困扰着员工。自从李湖大桥桥下空间变身停车场后,充足的车位让员工们再也不用操心停车问题了。”李湖大桥附近的桐昆集团员工杜女士为其点赞。
不仅是李湖大桥桥下空间变身成功,耿村斗大桥的桥下空间也变身成足球场和篮球场,赢得附近村民连连称赞。
因“桥”制宜,“盘活”桥下闲置空间是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整治桥下空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积极开展桥下空间专项整治行动,深化监管巡查、强化全民共治,形成整治效果的长效化。
“日常巡查作为发现桥下空间问题的重要一环,巡查制度怎么样事关问题的处置效率。”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桥下空间巡查,他们实行以执法中队、公运站和第三方专业机构“三位一体”的三级巡查制度,并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对辖下293座桥梁进行排查,并分类处置。同时,对重要桥梁安装监控,进行全天候监控,做到桥下空间管理和巡查无死角。
桥下空间整治也需全民参与。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依托浙路智富数字农村路系统“路长在线”模块,运用“路长+全民路长”工作模式,落实好“路长”巡查、协调与督查考核“三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桥下空间整治工作中来,共同参与工作问题报送、跟踪整治等全过程管理,提高事件处置效率和长效管理水平。
一旦发现桥下空间问题,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下属公路与运输管理站会联合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对“路长在线”模块上的问题报送及时跟踪,在2小时内确定责任人,在5小时内整改到位,提升问题处置效率。
□记者 袁梦南 通讯员 施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