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

在“四好农村路”上遇见美好未来

二十年栉风沐雨,二十年追光前行。2003年4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在淳安县千岛湖镇举行代表接待日活动。接待日期间,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就千汾公路等项目的办理情况及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一一答复。

20年来,千汾公路(淳开公路)从设想变成了现实,这条淳安百姓翘首以盼的农村公路不断装扮着自己的“容颜”,更承载着沿线百姓的期待奔向共富。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76公里环湖公路从无到有

“千汾公路建设项目立项之后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审批,在水源保护地千岛湖边新建一条道路,审批十分困难;二是资金,全长近76公里,资金只有8亿元。”回想当年的情景,曾任淳安县公路段党总支书记的徐建富记忆犹新。当时,他在项目上担任工程部部长。

不过对他而言,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千汾公路途经界首、姜家、浪川、汾口4个乡镇,其中界首乡是一个半岛,岛屿密布,库湾纵横,景色秀美,但对工程建设来说,却天然地形成了一道道屏障。

“比如说要在两个库湾之间建一座桥,因为没有路,哪怕是一袋水泥都要用船运过去。”徐建富说,从外面运来的水泥先到千岛湖码头卸船,再通过小船运到对面的孤岛,岛上没有装载机,只能靠人工一件件背下来。

运输的困难远不止于此,由于没有船闸,大型设备无法通过水路运输,从建德到项目上也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所以,许多机械设备不得不先化整为零,运到工地后再重新拼装。

为了尽量追上因此耽误的工期,沿线各条隧道必须两端同步开挖,这就需要同时沿着码头开两条便道,将机械设备、爆破器材运到半山腰,仅有的8亿元总投资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徐建富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边施工边对方案进行优化,向管理、人力、技术要效益,终于在2007年底迎来了千汾公路的顺利通车。

倍感压力的同时,老百姓的支持也让徐建富等交通建设者们十分欣慰。

“征迁时,老百姓都说你们量到哪里算哪里,按政策给补偿就行。”徐建富回忆,开工典礼时,大家自发去山上砍来木头、毛竹帮忙搭台。“施工中,我们在隧道口搭棚子住,随便去哪家讨口水,大家都很热情地拿出开水给我们。”

大道通衢,日新月异

当好沿线发展“先行官”

老百姓的热情,源自他们对这条道路的渴盼。

千汾公路沿线百姓20多万,几乎占到半个淳安县的人口。由于没有一条交通干道直抵县城,导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早日通衢,多年来让沿线群众翘首以盼。

对此,界首乡姚家村党支部书记姚建君感触颇深。

“千汾公路通车前,我们这里出行只有水路,因为走小路绕出去还不如坐船快,坐船去县城,早上、中午各一班对开,单程两个多小时。”姚建君回忆,如果当天就要往返,其实在县城只能停留三四个小时。

彼时,界首的西瓜、花生、柑橘等农产品都小有名气,但受制于交通条件,酒香也怕巷子深。

“这些农产品,靠肩挑手提能拿多少?”姚建君说,多数情况下,村民们都“懒得”往县城里跑,能不去尽量不去。包括学生上学,其他乡镇的学生可以每周回家,界首的孩子往往是一月一回,“一般情况下还要提前请一天假。”

千汾公路开通后,畅通了界首乡对外联系的通道,带来了全方位的改变——柑橘、茶叶、山核桃等农产品半小时就可以送到县城,也有收购商下村;孩子们可以每周坐着专线校车往返;老人生病可以更迅速地前往大医院,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

作为淳安水果大乡,如今,柑橘已经成为界首的一张名片,年产量超100万公斤。昔日“天堑”变通途,降低了运输成本,界首柑橘可以3小时内直达杭州,迅速在杭州乃至浙江打开市场,实实在在推动消薄增收。

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界首乡是亚运场馆、亚运分村所在地,千汾公路也将是公路自行车赛事赛道。借亚运举办契机,界首进一步做深融合发展文章,打造农业生产、旅游体验、大型合作的综合纽带,争做乡村共同富裕的模范。

畅村通乡,接轨杭州

农村公路托起美好未来

洪运汉是姜家镇成教干部,生于斯长于斯57载,对于千汾公路给当地带来的改变,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坐船去县城办事,当天往返很困难,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赶船,下船接近中午了,两三个小时又要去坐返程船,到家天也黑了。”洪运汉说,当年,去县城卖点土特产搬来搬去很不容易,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比较苦。

不仅如此,姜家镇曾是淳安县工业重镇,有钢铁、造纸等几个大厂,受制于市场和交通等因素,原材料和产品往往都从开化方向往来,很少经水路往返淳安县城。

千汾公路开通前,姜家镇工业日渐没落,开始转型发展,打造淳安经济建设的新空间、休闲度假的新亮点、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千汾公路也为姜家的发展而修改了最初的方案,减少绕远路,比原方案缩短了20多分钟。

如今,昔日工业重镇变成美丽城镇,文渊狮城、翰红墨香馆、龙川湾景区等一众精尖旅游产品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旅游资源的开发,游客的往来都离不开这条公路,现在,很多游客都是自驾沿着千汾公路来到姜家。”洪运汉说。

从无到有,千汾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给沿线乡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对淳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结束了淳安高等级公路断头的历史,真正实现了千岛湖环湖公路的合团,大大优化浙西地区的交通网络,促使淳安境内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推动淳安辐射和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并形成通往安徽、江西、福建等周边省市的主要运输通道,这条路实实在在成为造福当地人民、加快淳安经济社会提速的致富通衢。

在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同时,多年来,千汾公路也是大美淳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2022年,淳开公路(千汾公路)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荣誉称号。

提质扩面再出发

打造“四好农村路”杭州样板

交通兴百业,路畅促振兴。

伴随“八八战略”的脚步,20年来,杭州农村公路的变化日新月异。

2003年,浙江开始实施“乡村康庄工程”,2011年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2015年,浙江启动美丽公路“五个一万”工程,完善全省路网体系,提高管理、养护水平,建设美丽公路网;如今,全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如火如荼……

一路走来,杭州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从5486公里增长到14654公里,实现了量的提升、质的改变。

20年间,杭州交通始终遵循“八八战略”指引,以“脱贫致富交通先行”的初心和决心,将一条条农村公路打造成景观路、致富路、民心路。

在余杭,依托大径山景区,漕雅线、双洞线、长径线等农村公路将沿线山水资源、景区资源、美丽乡村、禅茶文化等串珠成链,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

在临平,超山环线、运河环线等12条农文旅精品线路串联起“名河(大运河)—名山(超山)—名镇(塘栖古镇)”,构建起集旅游、休闲、经济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大通道”。

在萧山,“四好农村路”与美丽乡村、美丽城镇、亚运保障等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整洁、舒适、安全、畅通的路域环境,实现从“交通干线”到“路景合一”的美丽蝶变。

……

“十四五”期间,杭州交通将再接再厉,持续深化交旅融合发展,打造四好农村路“杭州样板”,建立“四好农村路”长效机制。以打通公路“断头路”建设和“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内联外通的农村公路网,为杭州打造“五湖四水一江潮,两脉青山半入城,三轴汇心领钱塘,十景秀色映城郭”的城市风貌格局贡献交通力量。

□本版文字 崔义刚 范杨 李清

□本版图片 由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3-08-31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380157.html 1 3 在“四好农村路”上遇见美好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