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坚守在高速道路保畅工作一线数十余载的工作者,省交通集团永嘉拯救大队徐德光始终秉承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恪守精益求精、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默默点亮自己,照耀温暖身边的人。
恪守匠心:在专注中追求“路域安全”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路面的安全保畅压力也日益增大。徐德光所在的诸永高速纵贯永嘉县全境,沿线山岭重叠,临崖傍水,地形复杂,保畅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名69年出生的老施救员,徐德光深知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变革,如果一直用老眼光看待问题,肯定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研究如何快速施救,如何跟上数字化赋能的节奏成了他的必修课。为更好处置路面各种突发特情,保障司乘人员的平安出行,他反复研究“四快四步走”“保畅六到位”等理论学习,虽说上了年纪,但他仍会结合实践反复试验,阶段性总结适合本路段的快速清障施救各项方案。在岗位大练兵期间他还利用班前、班中、班后时间留队备勤自主训练,做到了每一次施救作业训练都反复雕琢、规范标准操作,练就了扎实的救援技能。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打磨,他所在的永嘉拯救大队基本做到了3分钟出警率达97.69%,20分钟到位率98.3%,道路突发事件的响应及处置能力也大幅提升。
倾注匠艺:在创新中维系“路途畅通”
高速公路的发展壮大推动了施救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一味地沿用传统救援方式来处置路面特情,既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快速救援行业创新的需求,也不能解决大流量情况下的路面饱和问题。
在保畅工作实践中,作为老将的徐德光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小创新、小发明、小建议,陆续推出“闪光警示牌”“革新工具笼”等救援创新小工具并推广应用至高速公路救援工作中,凭借着老到的经验积极总结施救救援工作中新思路、新经验、新举措,践行“一切为了公众美好出行”承诺。而在冬季期间,行车安全的最大威胁来自雨雪等恶劣天气,徐德光在恶劣天气救援过程中,也总结出“早部署”“早储备”“早演练”“早清除”的“四早”经验法,助力高速路面保畅。
谨遵匠行:在保畅中传承“雷锋精神”
高速公路上复杂多变的天气给保畅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夏季有骄阳似火,冬日有雨雪交加。高速路上却有许多暖心“荧光绿”,徐德光便是其中一个。
一日风雨交加中,徐德光接报称主路面停靠着一辆保时捷。该车在正常行驶途中突发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收到消息后老徐以最快动作赶赴现场,冒着大雨将车推至救援车上,拖至就近收费站并做好一站式清障救援服务。“你们此次的救援服务真是帮了我大忙,来来来,这个红包请务必要收下”!“我们的直拖服务是免费的,不收费!”面对施救过程中司乘的连声道谢,徐德光微微一笑表示道:“一切为了公众美好出行,我们义不容辞,祝愿您一路平安!”而在隔几天后,被帮助的司机寄来一面锦旗,上面赫然写着“助人为乐好榜样心系群众尽职责”金灿灿的大字,这也是对徐德光的高度认可。除此以外,在生活中的徐德光还是个优秀的“托尼”老师,不仅热衷于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义剪,还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被大家亲切称呼为“徐大哥”。
□张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