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日前,舟山市“蓝色岛链”工程作为浙江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之一,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组验收。
近年来,舟山市聚焦打造岛际交通特色品牌,印发《关于进一步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的实施意见》《舟山市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2020—2025)》,出台《舟山市“蓝色岛链”水运特色工程建设方案》,构建“六位一体、智慧引领”岛际交通发展格局,全力推进海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全面完善陆岛交通体系。舟山市畅通陆岛连通通道,先后建成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长峙至小干通道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连成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其中,舟岱大桥结束了岱山县“孤悬海外”的历史。开工建设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加快建设六横公路大桥、金鹏大桥,形成以普陀山机场民用机场为中心、6座备案A类通用机场和12处直升机起降平台“1+6+X”机场布局。
印发《品质水路客运站设施设备与服务规范》《品质客船客运设施设备与服务规范》,形成国内领先的高品质水路客运码头站点集群和可推广的海岛交通形象设计经验。目前,舟山市拥有陆岛交通码头137座、泊位269个,实现了100人以上岛屿陆岛交通码头全覆盖、1000人以上岛屿一岛两码头、3000人以上岛屿滚装码头全覆盖的目标。
全面优化岛际运输服务。舟山市开辟长峙至桃花高速船等民生航线24条,累计开通水上客渡运航线89条。迭代升级双体高速船“普陀祥云”等“运游一体”商旅客船,打造海上穿梭巴士,完成22艘船舶新增更新,船舶平均客位数由242人提升至268人。
基本建成“一部手机行舟山”智慧出行服务体系,打造“票务一站式”“信息一键通”“畅美旅途自在游”3大场景,实现购票一个平台、刷脸一次通关、发票一点获取、旅游信息一键查询,客运场站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2023年水上客运量近3600万人次,占全国近1/7。编印《小岛你好·舟山陆岛交通导览》,并同步上线,成为游客出行指南。
着眼低空经济发展,推出“海岛快巴”“海岛环飞”等通航服务品牌,开通普陀山机场往返东极、嵊泗菜园,嵊泗菜园往返枸杞3条直升机航线,运营超800班次、服务旅客超1万人次。
建立“医疗+海陆空+指挥调度”应急联动机制,建立海岛应急医疗包船制度,开辟直升机救援空中生命通道,推出“蓝丝带”等帮扶特殊群体海岛出行的“管家式”服务,有效提高海岛极危重症患者救治率。海岛医疗包船应急联动机制入选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相关做法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获点名。
全面打造交旅融合特色名片。依托客运站场周边海洋文化资源特色,打造“一站一品”的岛际交通岸线风景,塑造普陀山站观音禅文化、蚂蚁岛站红色文化、桃花岛站武侠文化等海岛特色码头形象。
突出“一岛一特色”,推进交通设施、载运工具、交通服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普陀山—朱家尖等精品航线,推出新城滨海湾夜游、普陀南部诸岛跳岛游、沈家湾至花鸟定制游等特色旅游观光航线,构建“小岛你好”“星辰大海”“舟游列岛”等运游产品品牌体系,成为特色浓郁的海上“网红打卡点”。
以G526、G329为核心,强化路域环境整治,打造观海节点,建成岛滨海景观道等一批滨海环岛景观道,串联古镇、景区,融合历史文化。岱山东沙古镇、衢山岛、嵊泗列岛成为旅客打卡热点景区,舟山也入围2024亚洲热门目的地榜单。
目前,以“蓝色岛链”工程为引领的海上大花园,打破了岛屿之间的交通壁垒,打造美丽经济海上长廊,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海岛交通运输高质量、跨越式新发展。
□通讯员 江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