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

跨越山河 破局新生

——文成打造交通助力共同富裕“浙南山城样本”

曾经,文成群众行路维艰,望山兴叹,却无可奈何。作为一座“困”在浙南大山里的小城,交通基建的落后,成为文成经济发展的最大掣肘。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一代代充满韧劲的文成人不断开启穿山越岭、跨越江河的交通破局之路,实施了一个个大工程,并取得了一项项历史性的突破,圆了多年高速梦。

文瑞高速、文泰高速、景文高速相继通车,文青高速全面开工,4条高速将在县城东大门形成“十”字型枢纽……实现“县域半小时交通圈”,融入“温州一小时交通圈”。文成,从一个交通末端的偏远山区县,逐步迈向温州西部交通枢纽。

不仅如此,“客货邮”为农村物流经济注入动能、交旅融合快速升温、低空经济蓄势“起飞”……一项项交通创新发展成果,联动着产业、旅游、生态、人文等文成社会经济众领域不断开枝散叶、迅速发展,绘就着“交通+”致富的浙南山城样本。

交通蝶变 打通发展“任督二脉”

遥想新中国成立之初,文成境域内的陆路交通都是民间道路,运输靠民工肩挑背驮。水上交通以飞云江木帆船航运为主,大多是运输货物,附带乘客。“过去水路坐船到温州,需耗时整整两天;如今,走文瑞高速,开车1小时就到了。”今昔之变,让许多上年纪的文成人不胜感慨。

在文成,俯仰皆山,崇山峻岭如延绵的绿浪。多少年来,文成人怀揣对“出山”的强烈渴望,举全县之力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逐步打通大山与世界的通道。

1958年1月14日,文成大峃至瑞安平阳坑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文成没有公路的历史;1966年12月,第一条乡道公路——石垟至下垟公路建成;1970年,玉壶公路建成通车……截至1978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9公里,有22个乡镇通车。

“总体而言,那时通车水平在温州地区还相对靠后,群众出行还是很不方便。”文成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直到1991年以后,文成路网建设才按下“加速键”,先后开展实施“交通先行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四好农村路”等建设,农村出行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通车的56省道南田连接线,被称为文成有史以来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的公路之一——这条总长24公里的公路,在悬崖峭壁上就开凿了6公里多。它“拉直”了原先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中和悬崖峭壁上横穿而过,把文成县城到西北部重镇刘基故里南田镇的行车距离从1小时缩短为20多分钟,极大方便了两个区域群众的出行,为文成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全省最后通高速公路的两个陆地县之一,彼时,拥有一条穿境而过的高速公路,是文成百姓无比迫切的梦想。“十三五”期间,文成按照“每年开工建设一条高速或重要公路,每年建成通车一条高速或重要公路”的节奏,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06亿元,是“十二五”的4.8倍,实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零”的突破,全部消除等外路。对外交通,该县已建成三条、在建一条高速公路,构成对外交通丁字形骨架;县域内部,形成以322国道为主干道,以县乡道为支线,通向乡镇、辐射农村的鱼骨状内部公路交通框架。

这些年,文瑞、文泰和景文三条高速相继建成通车,终圆文成人高速梦。曾经“交通末梢”的一页一举翻过,打开了山城的出山通道,打通了文成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

作为文成县域第四条高速和北上快速通道,青文高速(文成段)的加速推进开启了文成人新的逐梦征程。这条承载文成百姓深切渴盼的致富路、侨乡路今年已全面开工,将让拥有丰富华侨资源的玉壶镇加快融入县域发展大格局。未来,文瑞、文泰、景文、青文4条高速在县城东大门形成“十”字型枢纽,助力文成从偏远山区和交通末端迈向温州西部交通枢纽,形成“一小时”交通辐射圈。

深耕“四好” 奔赴美好富裕生活

西南公路将西坑至南田半个多小时车程缩至17分钟左右,把“羊肠小道”变为旅游黄金通道;桂山公路把珊溪至桂山车程缩短15分钟左右,为“文成西藏”桂山乡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今年完工的峃口至公阳通乡公路改建工程,将公阳、周山两乡纳入文成县城半小时交通圈,打开公阳乡柿子、铁皮石斛等农产品“出山之路”,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

遥望群山,不再道阻且长,一条条蜿蜒的农村公路成为广大群众的小康路、致富路。

近年来,文成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城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改造提升通乡镇、通景区公路,创新打好“建管养运”组合拳,加速城乡道路环境蝶变,不断绘就“交通+”致富彩图,助力山区百姓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2018年以来,文成投入20.5亿元,先后实施公阳、桂山通乡公路、刘伯温故里景区配套设施等项目,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370.1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比例从70.6%升至94.1%,常住人口百人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率100%,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92.1公里。

路要行得通,更要行得久。为提升建设质量,文成制定出台《农村公路联网、通较大自然村、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健全县、乡、村及企业自检四级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六方质量责任终身制。目前,文成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合格率达100%,实现质量安全零事故。

文成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安全问题向来是难点痛点。对此,文成全面压实“总路长+三级路长”责任体系,245名县乡村三级路长对标履职,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格局。

2023年以来,文成深入开展城乡道路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完成整治提升道路7条161公里、农村公路差等路提升208公里。同时,开展康庄工程路面维修、安防除险和危桥病隧加固改造等多项攻坚战,让山区百姓走得舒心安心。利用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文成探索病害自动化巡查应用,实现县域农村公路“一图一库一平台”全数字化管理,路况水平“一张图”可视化展示,形成从公路巡查到管养的闭环管理,以数字化引领公路养护管理转型升级。

在预防式管养和构筑公路风险保障体系上,文成走出了经验模式。“全天候待命”应急机制防止公路“小病变大病”;将农村公路纳入财产保险体系,有效化解公路灾后修复资金难题,为全县公路上一道“保险”。

在建管养运长效机制下,文成农村公路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以来,文成连续多年在全省26个县加快发展“四好农村路”提升水平考评中位列前茅。2023年,文成创成全省“客货邮”三星级样板县、大南线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西坑互通至百丈漈连接线获评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特色精品道路。

交旅融合 激活人文山水资源

9月14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文成县作为典型代表作书面发言,文成大南线上的“寒舍迴塘”民宿获评国家乙级民宿,并在大会上受通报表扬。

凭借便捷的综合交通、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近年来,文成积极探索“交游融合”发展新路径,聚焦全县旅游资源富集地,构建“外部交通快捷,内部交通顺畅,慢行交通丰富”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核心景区、旅游资源有效连接,畅通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动脉”,打造“年轻、活力、时尚”的山区旅游样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青文高速(文成段)的开工建设,文成正向打造“十”字型高速交通网迈进,依托高速骨干交通网,构建快速便捷、高效直达的“快进”旅游交通系统。

文瑞高速通车后,刘伯温故里景区在交通便捷评分项达到标准,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泰高速通车,设置的珊溪互通,助力珊溪水经济新业态发展;景文高速文成南互通和西坑互通,打通重点旅游区域的便捷通道,延伸生态旅游辐射圈;青文高速和玉壶互通,将打通西进快速通道,让拥有丰富华侨资源的玉壶镇,加快融入县域发展大格局。

而依托“322国道+大南线+西南公路”的5A级景区旅游环线,沿线南田、西坑、百丈漈、铜铃山等乡镇,已成为文成旅游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串连刘伯温故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等平台的同时,带动沿线民宿产业蓬勃发展,让沿线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比如大南线上曾经一穷二白的空壳村石庄村,通过盘活闲置老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个体投资的民宿、创客空间等进驻,成为人气满满的“网红村”。

聚焦龙麒源、百丈漈、天鹅堡红豆湾等重点景区,近年来,文成持续提升游客出行交通便利度,新增定制旅游专线、补充公交班线,加密客运站场站至重点景区、度假区的旅客直达线路;优化县际客运班线,增设文成县旅游集散中心停靠站点;强化运力供给,新增文成县龙麒源运输有限公司承担龙麒源景区内游客运输,切实提升旅游资源可达性。

花若盛开蝶自来。今年“五一”期间,全县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

当下,文成正以“交旅融合、运游一体、山区特色发展”为方向,加快建设连接浙南闽北赣东的温州西部交通枢纽,努力以完善的交通圈,培育产业圈、发展经济圈,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提供先行引领和有力保障。

客货“同邮” 传递民生幸福回响

“走了几十年山路了,想不到家门口也能坐上公交车!”近日,一辆瑞安驮庵至文成县城的805路公交车鸣笛启程,让村民们欢呼雀跃。这是文瑞两地跨县开行的首趟公交班车,结束了瑞安偏远山村驮庵村不通公交的历史。

驮庵村是瑞安高楼镇的畲族村,地处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常住人口仅39人。村庄毗邻文成县,到瑞安高楼镇33公里,到文成县城16公里。因山路崎岖,离瑞安属地镇远,当地一直未通公交,村民出行到最近公交站点需走1个小时。

急群众之所急。近期,文成和瑞安两地联手勘查调研,广泛听取村民需求,决定打破县县藩篱,跨区域开通公交线路,将文成805路公交延伸3.2公里至驮庵村,解决了村民的迫切需求。

让山间群众出行不再难,一直是文成交通部门的努力方向。2019年起,文成高标准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后票价平均降幅达三分之一以上,惠及群众近36万人,群众满意度列全市第一名。目前,全县共开通149条公交线路(包括村村通),共投入运力176台,设置公交站点1300余处,线路总里程达2456.3公里,覆盖全县22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发展水平达5A级。

公交全覆盖优势,为文成探索“客货邮”奠定了扎实基础。

近年来,为解决山区快递取件难、货物出山难、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文成创新“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各路公交形成“客货同网、资源共享、降本增效”的“公交带货”模式,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客货邮全域物流体系,形成农产品、特色产品进城进厂进企,工业品、消费品入村的“双循环”模式,实现农村地区群众“人优其行、货畅其流”,走出了一条交通运输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为文成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文成共开通18条客货邮线路,村民可“坐家收件”,快递送达村居时间平均缩短2.5天。

“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乡村客运企业降本、邮政快递企业增效、农民群众增收的三赢局面,为农产品“出山”“跨海”找到了新出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在铜铃山镇,客货邮服务站与“石门共富工坊”合作,利用“村村通”公交资源,畅通大山好物的销售通道。依托乡村“客货邮”网络,该工坊2023年春笋首次出口50万斤、杨梅海运出口8600斤,木耳还将通过“客货邮”网络出口海外。

该模式还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全县累计就业客货邮农民工63名,带动20余个站点经营人每月增收1700元。目前,文成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开通公交线路60条,线路总里程2456.3公里,基本实现全县17个乡镇229个行政村客货邮服务站和物流服务点全覆盖。2023年,文成被评为全省“客货邮”三星级样板县。

蓄势起飞 打造浙南“低空之城”

眼下,盘踞群山之间的浙南小城文成,正蓄势乘风而起,凭“空”起舞。

5月24至26日,文成作为浙江省唯一县级单位应邀参加2024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2024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与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协会、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被大会授予“东南沿海山地低空经济典型场景应用示范县”称号,标志着文成在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打造“低空之城”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6月22日,一架电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亿联起降点首飞,宣告“低空游文成”活动正式启动。它搭载第一批演示体验嘉宾,空中远眺百丈漈瀑布。据悉,该起降点是目前浙江唯一、华东唯三的电动垂直起降载人无人机(eVTOL)常态化起降点。

9月25日,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拉开序幕,文成县企业浙江之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之翼通航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大会,深度展现文成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并吸引众多目光。

如果说过去的文成人目光持续向山外投射,如今,他们首次仰起头,向“低空经济”领域探索一片蔚蓝。

要让飞机腾空而起,空域干净、地形丰富是文成得天独厚的优势。文成海拔最高1362米,最低15米,从山地到丘陵,从江河到湖泊,非常适合飞行器在多环境下的测试飞行。不仅如此,身处沿海经济带和浙南中间位置,文成区位优势同样明显——其“1小时公路交通圈”,辐射浙南闽北16座中小城市,多是山区,适合低空应用场景,对航空器测试来说,时间和运输成本也很低。作为著名侨乡,文成有17万海外华侨华人,全球市场流通顺畅,营商环境良好,民营经济发达,居民消费实力强……这些都是低空经济的沃土。

为乘势“起飞”,文成今年构建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县上下齐心推动各项工作落地。6月12日,文成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文成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提出要打造东南沿海山地低空经济典型场景应用示范县,成为“先飞区”,并将重点构建低空旅游场景、低空应急场景、低空交通场景等五大场景,并推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涵盖物流载人航线服务、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检测认证服务、低空研发制造项目、低空人才引育留用和金融服务等方面。

围绕打造低空经济典型应用“先飞区”的核心目标,文成将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规划格局、协同高效的管理架构、安全有序的运行机制、丰富多样的低空应用、要素完整的基础设施、活力集聚的产业环境,以场景应用带动综合测试,以综合测试集聚研发制造,为东南沿海地区各类低空应用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创新沃土。

低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文成低空“起飞”的重要支撑。文成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将争取年内完成5个以上起降点建设。至2026年,建成各类无人机起降场(点)80个以上,开通低空航线10条以上。

飞跃大山,奔向长空。未来,文成将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先机,积极探索“低空+”应用示范场景,开拓空中观光旅游航线,培育低空经济服务型企业,加强低空经济人才引育,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推动低空产业发展集聚成势,让低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版文字 谢宝光 刘芙蓉

□本版图片由文成县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4-09-28 ——文成打造交通助力共同富裕“浙南山城样本”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493147.html 1 3 跨越山河 破局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