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文旅融合” 点亮“夜经济”

■言成声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人气火爆,新开街的南河头鸣喜桥以东环通区域推出的特色文旅夜市,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假日期间,整个街区可谓“人山人海”。而在平湖经开钟溪樱花里举办的廊桥唐风国潮夜市,同样热闹非凡,吸引了不少平湖乃至周边地区的市民游玩打卡。“文旅融合”的夜市,点亮了城市“夜经济”,更升腾起了平湖这座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年来,平湖把发展培育夜经济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积极为城市经济开创新蓝海。经过努力打造,多业态融合的“文旅+”,让市民感受夜市“人间烟火”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城市消费。

在平湖混堂弄、书院弄、鲍家汇、汤家浜的历史巷弄里,分布着民宿区、零售区、休闲区、餐饮区、文化场馆展馆区,既有徒之漫、当湖书院、中国现代面塑艺术创作展示馆等精品型文创类项目,也有研磨时光咖啡、三研社等高品质餐饮类项目;既有胡庆余堂、老平湖这样的老字号,也有前卫时尚的“网红”店。这里开设的夜市,不仅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赏美景、逛市集、品美食的文旅消费新体验,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还在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活力的同时,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增收,吸引了人气。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些年,平湖以打造长三角重要文旅目的地为目标,持续推进景区城创建、大花园建设、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等工作,全方位释放文旅发展新动能。

城市夜经济的日益繁荣,表面上看是幸福生活“烟火气”的剪影,实质上折射的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独特底蕴。随着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和高品质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片和乡土风情地标的持续翻新、迭代、升级,展现了一座城市开放、现代、时尚的内在活力和蓬勃生机,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艺术品位乃至幸福指数。

此次新开街的南河头鸣喜桥以东环通区域,是以宋代市井和平湖非遗文化风情元素为主线,建成的一个文商旅综合活动场所和夜经济街区,涵盖精品餐饮、文化体验、创意零售、传统小吃等业态,推动夜经济与饮食文化、非遗等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夜经济模式。从中秋国庆长假火爆的人气,我们看到了老建筑与新业态、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商业风潮新旧碰撞和深度融合擦出的火花。

城市“夜经济”,一头连着居民生活、消费延伸,一头连着商业复苏、经济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相信,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必将在找准文化要素与旅游发展的契合点中,满足人们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实现旅游消费与文化传播的同频共振,成为引领平湖“夜经济”破层出圈、提质增效,擦亮市域文旅的核心地标,从而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3-10-0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90387.html 1 3 “文旅融合” 点亮“夜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