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李雨婷
通讯员 林中一 顾秋叶 李凤超
平湖与上海,地域相连、人缘相亲,长久以来都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这样的天然地理区位优势,是机遇更是挑战。
化优势为胜势,平湖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行“毗邻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与上海市金山区签订毗邻党建协议书,搭建“1+6+4”合作框架,即平湖市委与上海市金山区委、两地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六个专门工作小组以及新埭镇与枫泾镇、新仓镇与吕巷镇、独山港镇与金山卫镇、广陈镇与廊下镇等四个毗邻地区开展合作,奋力实现党建融合、感情融合、发展融合,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样本和经验。
深化组织建设,共筑发展支撑
从浙沪边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到声名鹊起的美丽乡村景区,从门庭冷落的老街到客满盈门的农家乐民宿,“明月山塘”景区的联合共建不仅激活了南北山塘的共富密码,更为浙沪地区联合发展提供了样本。
“明月山塘”景区为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和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联合共建,在行政区划不同的情况下,两村依旧能协同发展,究其原因,是党组织拉近了两地距离。在建立全国首个浙沪联合党支部——山塘联合党支部后,南北山塘于2018年开启了“明月山塘”跨省景区共建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形成了“住在北山塘,吃在南山塘”的错位发展态势,深受浙沪以及长三角地区群众的欢迎。今年截至国庆节,景区共接待游客超73.2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417.4万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可避免遇到行政区划带来的刚性约束。如何破解?平湖与金山充分发挥党组织纽带作用,破除区域行政壁垒,找准合作“契合点”,结对共建基层党组织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招。两地在市镇村三级和两新组织党组织等开展结对共建,为联动融合发展、区域合作共治、处理重大复杂问题搭建桥梁。独山港镇与金山卫镇不仅在镇级层面签订合作协议,辖区的14个村社区也同步建立党建联姻关系,为跨区域合作搭建基层组织平台。
党的组织建设不止步于基层,融于两地发展的各个方面,平湖与金山共同绘制的毗邻党建七彩示范带地图,围绕“一带六廊”,在产业发展、为民互惠、平安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科创、人才建设六条合作共赢发展走廊,共建32个示范点。新仓镇与金山吕巷镇共同打造了农业产业发展示范点,加强农业产业配套、品种改良、技术革新等领域合作,共同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水平。
构建长效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新枫裕”智能装备工业社区,集聚两地智能装备企业,推动双方在项目审批、融资、用工等方面达成协作共识;“新枫安”大综合一体化联合执法,推动成立全国首个浙沪联合执法队“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市—上海金山区联合行政执法队”,双方派驻工作人员在科技城定期联合办公、联动执法,共同服务园区企业,优化园区环境……翻阅新埭镇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的合作路径,党建长效合作机制是两地共融共荣的关键。
新埭与枫泾在浙沪毗邻合作的版图尤占天然地理优势,两地共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合作渊源深厚。去年年底,两地持续加码,以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一城两园”架构为底座,构建“1+3”长三角科技城党建联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共同富裕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百姓民生热点,建立毗邻共富、毗邻共治、毗邻共享3个工作机制,首批设立包括“新枫裕”智能装备工业社区等十大合作项目,以党建合作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两地发展走深走实。
合作,重在长效。一直以来,平湖与金山不断优化毗邻党建合作机制,依托事务共商、工作共推、责任共担,积极构建全面、完善、有效的保障体系,为毗邻党建工作保驾护航。每年的两地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便是两地合作的最强纽带,会上两地总结回顾工作,谋划工作思路,签约合作项目,合力推进年度毗邻党建工作。同时,两地还建立了专题会议协调制度,成立产业发展、为民互惠、平安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科创、人才建设六个专门工作小组,实行“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牵头,通过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梳理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两地已召开工作推进会41次。
加强合作共享,推动项目落地
兴豪路等断头路的打通,有效实现了毗邻公交路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基础设施全面互联互通;公交卡市民卡通用、金平医保“点对点”实时联网结算等有效推动两地资源互通,群众尽享毗邻红利……长三角一体化下的浙沪边界,无疑是充满幸福感和获得感的。
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平湖与金山以党建为媒,携手共推项目合作。两地党委领导及双方职能部门、毗邻镇街道年初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多次点对点沟通,汇总梳理确定年度“毗邻党建”合作实事项目,同步召开专题会议,签订实事项目合作协议。到目前为止,两地已在经济发展、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文化交流、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合作项目达150多个。
毗邻党建牵引下,平湖与金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干部培育、公益事业、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不断加强资源共享、发展共进。实施的“毗邻党建·领雁工程”,推动科技人才、专技人才、党政人才的交流,平湖已累计选派50多名领导干部、80多名优秀村社区干部到金山区挂职锻炼。两地共办浙沪跨省马拉松比赛,在吸引两地和长三角群众参赛的基础上,深化“党建+公益”,发动浙沪两地大批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沿线的志愿服务之中。独山港镇与金山区金山卫镇依托两地抗战历史资源,共同打造跨省红色教育线路“红色记忆长廊”。“边界十联”机制,推动新埭镇兴旺村与金山区吕巷镇蔷薇村共同开展联巡联防工作,筑牢浙沪边界平安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