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人文

《陆维钊诗词选》之成书前后

■ 陆昭徽

父亲陆维钊自幼酷爱诗词,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无论是挥毫作画,还是饭后散步,甚至清晨洗脸,晚间泡脚,他总是口中念念有词,自成曲调,仿佛在唱山歌,其实他是在吟诗,或背诵古诗词,或推敲自己的新作,也有时是在斟酌修改早年的旧作。 1914年,他考入嘉兴秀州书院,曾在诗《寥廓》之后注曰:“余年十五始学为诗,盖初入嘉二中时也。其后与徐声越、胡宛春相唱和,乃请业于嘉善张天方、乍浦锺子勋、江山刘子庚三先生,凡四年而分袂。录存此律,以纪当年。”1920年,他进入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后,深受吴梅、王瀣、柳诒徵诸位先生的影响,是南雍师生人文学社“潜社”的积极分子。抗战期间逃难到上海,他又参加了沪间的词人集社“午社”,并协助叶恭绰先生完成了《全清词钞》的编纂工作。可以说,是诗词陪伴他度过了一生。

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父亲曾经自我省思:作为一名从旧社会过来的文人,他早年所作的诗词,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忧国忧民,感时论世的;二是记游写景,师友唱和的;三是抒情表爱,吊亡感伤的。从思想性角度分析,除了上述第一类,其他均属“格调不高”“不合时宜”,日后将毫无保存价值。为此,他亲自动手将一批原先已经整理好的诗词稿找了出来,让昭蓉(陆维钊的女儿)清晨生炉子时,分期分批烧掉了。

目前,父亲的诗词集正式出版的有两种版本:一是2005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陆维钊诗词选(上下册)》;二是2015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的《庄徽室文存——陆维钊诗文集(上下册)》之卷一至卷六诗词曲部分。前者《诗词选》是线装本,用繁体字印刷,由我和弟弟昭怀自己打字输入电脑。鉴于当时软件缺乏,全文采用台湾的大五码输入、储存和显示。由于字数有限,许多字不得不请人拼造。该书是我们兄妹四人自费出版的,印数共一千套;后者《诗文集》的诗词曲六卷,其实只是前者的简体字本,内容上基本没有改动。

必须强调的是,《陆维钊诗词选》的主要编纂者是父亲解放前在浙江大学任教时的学生吴广洋先生。吴先生是浙江义乌人,1943年进入浙江大学国文系。当年的浙江大学,本部尚在贵州遵义,分校设在浙江龙泉,吴广洋先生就读于龙泉分校。分校教师爱好诗词者,曾自发组织了一个诗词会社,取名“风雨龙吟社”。校舍坐落于群山之中,四周松林环抱,风雨之夜,松涛撼屋,犹如虎啸龙吟,因而得名。教师如郑晓沧、徐震堮、夏承焘、王季思、任铭善等,均是诗社的积极参与者,而新生吴广洋酷爱诗词,常去聆听老师们的唱和。家父陆维钊于1945年8月到龙泉分校就职,两人也从此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80年父亲去世以后,吴广洋先生便主动联系我母亲,要求承担整理家父诗词的工作。可惜父亲生前亲自整理好的诗词稿已被焚毁,母亲和我们兄妹一起翻箱倒柜,终于从家中找出了父亲早年的部分残稿。吴广洋先生则奔波于沪杭一带,有的集自家父生前写给好友的信札,有的录自其赠给他人的书作,也有的来源于刊印的各种出版物……吴广洋先生于古稀之年为此到处奔波,广泛搜集,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关键是父亲生前有背诵自己旧作的习惯,而且背诵过程中往往会对诗作进行推敲修改,故而他的同一首诗,同一首词,不同的时期,词句会有些变动,精益求精。以词“甘州 · 丹徒客感”为例,该词作于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尚在南京高师求学期间。目前我们见到的早期手稿,就有“未改时稿”和“秋日过金山寺”两种版本。但是,父亲晚年曾用兰印纸复写过一批自己比较满意的词作,分别寄给了胡士莹、王蘧常、蒋礼鸿诸先生以征求意见,其中也有这首词,可是题目已经改成“丹徒客感”,而且文字变动不少。类似这样的情况,吴先生必须从中选优。而一旦难以取舍时,他则用“一作”加以注明,以保留选项,供读者自己选择。

记得1998年暑,我回杭州探亲,恰好吴广洋先生也到杭州,我看见他将整理好的厚厚一摞诗词稿交到我母亲手中,不仅抄写工整,而且卷首还附有两篇序言,是他请沪上名家胡邦彥和周退密两位老先生分别写就的。事实上,吴广洋先生晚年不仅整理了我父亲的诗词稿,他还帮助整理了已故的徐震堮先生和郑晓沧先生等多位老师的遗作,为他们出版了诗词集,藉以报答先生当年的教育之恩。古人云:“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吴广洋先生“知恩图报”的感人事例,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铭记。

最后,让我们翻开《陆维钊诗词选》,读一读其中的两首诗词:1918年仲秋之夜,父亲登临宝石山顶,俯瞰西湖全景,他曾十分激动地吟诗曰:

云淡星稀玉笛清,一山歌唱动秋声。

总缘怕负团圞节,特向西湖拜月明。

暮烟开处月华明,独唤轻车驻水滨。

曾记狂吟登绝顶,万山青拥一诗人。

当时他年少气盛,以诗人自居,豪情满怀。然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一个甲子过后,他躺在病榻上留下的却是《减字木兰花》:

当时年少,月夜登临秋皓皓。

意气纵横,万山青拥一诗人。

而今老病,重到西湖秋有影。

依旧诗人,江水东流不忍听。

作为诗人,父亲临终前的失落和悲哀,不难想见。

“不想最后竟落了个书画家的下场,一事无成啊,一事无成!”父亲是带着这样的连声叹息离世的。正因为此,我们兄弟姐妹下定决心,要为父亲出版这套《陆维钊诗词选》,并将其分别寄赠给了有关省市和高校的图书馆收藏,以志纪念。

2023-12-04 ■ 陆昭徽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08911.html 1 3 《陆维钊诗词选》之成书前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