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专版

多做这些动作,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易跌倒,会骨折或血压升高导致心脏疾病发作。而通过一些训练,可帮助其站稳脚跟,减少跌倒发生,维护身体健康。

老年人易跌倒,通常发生在以下几个时刻:

起床时。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易头晕、眼花、胸闷等。建议老年人醒来后先躺一会,慢慢坐起。不要着急活动,先站一会儿,稳定后再行走。

接电话时。很多老年人着急接电话,忽略肢体动作协调,易跌倒。建议老年人的手机等不要放太高,听到铃响不要着急,慢慢来。

洗澡时。老年人身体较弱、平衡能力差,浴室空间小、水温高,会让血管扩张,导致缺氧,加之地面湿滑,易跌倒。建议洗澡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门不要反锁;地面采用防滑瓷砖,铺防滑垫。

起夜时。人在起夜时,体位变化易引起血压变化,进而引发头晕。夜间光线昏暗,老年人看不清周围环境,易跌倒。建议在床边安置夜灯,保持房间过道宽敞清洁,卫生间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支撑身体。

研究发现,每周锻炼3小时,老年人跌倒风险可降低39%。专家推荐了以下几种有效预防跌倒的居家锻炼方法。

躯干核心肌肉训练。老年人平卧在床上或瑜伽垫上,屈髋屈膝,肩背部和双足紧贴床,腰背部用力,腹部上挺,使腰、背、臀部离开床,保持6秒。

下肢肌肉训练。缓慢下蹲,过程中大腿前部肌肉收缩,至膝关节屈曲90°时,保持3-6秒。然后深吸气并缓慢呼出,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腿前部肌肉上,持续呼气3-6秒后缓慢站起。

平衡训练。在保证老年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单腿站立锻炼。老年人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缓慢抬起一条腿,做金鸡独立的姿势后尽可能地维持站立时间。维持30秒左右就可以换另一侧。

患了白内障,要把握好手术时机

白内障产生的原因包括发育异常、老化、遗传、眼部其他疾病、代谢异常、营养不良等,其中高龄是最常见的原因。人到中年以后,很多身体器官都会出现老化,而晶状体的老化表现为透明度下降,引起老年性白内障。

如何早期发现中老年人白内障?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当警惕白内障,并及时就医。

视力变化。中老年人出现无痛性、逐渐加重的视物模糊,多年不变的近视度数加深,或改变镜片度数也无法提高视力。

老花镜度数变化。当发现老花镜度数减少或者不用戴老花镜都能看清近处时,不要以为视力变好了,这很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

眩光和重影。晚上看灯时,发现灯光都带一条“尾巴”,或者有一圈红晕;单眼看东西时,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甚至多个。这些都提示晶状体质地发生了不均匀改变,对光产生了散射。

除了以上表现外,老年性白内障还有可能出现视物颜色改变、阳光下视物模糊、能看到东西但细节看不清楚等。

目前,白内障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主流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后,往往要植入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有很多,包括单焦点、可矫正老花人工晶状体,以及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等。患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眼球条件、工作和生活需要进行选择。

并非所有白内障患者都需要马上手术,当视力下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就可以考虑手术。但是,对于老年性白内障,不建议患者等到白内障“成熟”、完全看不见才去就医,因为在白内障变“成熟”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且拖得越久,手术难度越大,术后恢复时间越长。

2023-12-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12327.html 1 3 多做这些动作,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