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从“美丽”向“幸福”迭代升级

我市发布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

■记 者 高 洁

通讯员 欧长遥

本报讯 碧水潺潺,润泽民心。日前,我市发布2023年第2号总河长令,实施《平湖市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全域建设安全、生态、宜居、富民、智慧的幸福河湖,着力打造一批幸福河湖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平湖自古以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河流纵横密布,境内共有河道3221条,河道总长2231公里。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河湖治理,从碧水行动到美丽河湖建设,治理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碧水河道98公里,36个村实现碧水绕村;建成省级美丽河湖5条、市级78条、水美乡镇5个;城乡“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94%。

如今,幸福河湖建设对治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幸福河湖,既要维护河湖自然形态和功能,构建起完善的江河防洪减灾体系,也要科学有序开放河湖空间,实现滨水带发展与城市、乡村发展良好互动,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空间,有力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水利局河湖与农村水利管理服务站(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站长夏跃冬说。

那么,如何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如何让美丽河湖成为全市人民的“幸福之源”?《行动计划》在江河安澜达标提质、河湖生态保护提升、亲水宜居提升、滨水产业富民、河湖管理改革攻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目标以东湖水系为核心打造县域幸福母亲河,以五区千脉为布局全面构建全域幸福河湖新格局。

“幸福河湖的关注重点,就是从河湖面貌向百姓感受迭代,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所以我们将深入挖掘河湖富民惠民功能,推动河湖治理共富共享,加强幸福河湖建设与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夏跃冬说。

《行动计划》指出,在亲水宜居提升方面,深入挖掘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沿河古村落、水利工程遗产等保护利用,融合水文化、水元素,建设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镇、村落。在滨水产业富民方面,发展滨水休闲旅游,以东湖—明湖水岸交融游线为纽带,引导风味美食、露营民宿、文化演艺等业态拥河发展,助力沿岸群众增加就业、提升收入。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7年,我市城市防洪达标率达到100%,城市内涝防治达标率达到100%以上;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100%;市级以上河道生态岸线比例达到70%以上,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100%,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幸福河湖建设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重要河湖水域岸线智慧监管率达到100%。

权威

解读

本栏目被评为嘉兴市十大精品栏目

2023-12-15 我市发布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12615.html 1 3 从“美丽”向“幸福”迭代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