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城事

遇见倾心新马厩

打卡点:马厩赛艇小镇

旅游推荐官:毛建良

忽然一夜之间,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景公故里、我的家乡——马厩赛艇小镇成网红打卡地了!冬日的周末午后,阳光明媚,我闲着没事,就打算去马厩赛艇小镇逛逛。我一个人从老家毛家村出发,一路向南,不到10分钟,就到了马厩赛艇小镇的南北街道。我走在灰砖条石铺就的街道上,一幅古色古香而又不失现代时尚气息的画面扑面而来。

我漫步在小镇的南北主街上,一眼便看见“遇见倾心食馆”,这是以青春、运动为主线,倾心打造的一家传播本地文化,具有浪漫情怀的清新小店。走进店内,墙上“开一间温暖小屋,遇见口味相似的客人”几个大字,让人倍感温馨。在这家店的右边是“尝相思非遗尺糕体验馆”,一群孩子们正在体验尺糕制作。走出尺糕店,对面左边是“马厩小院”,与大桥南侧的“星空营地”,形成烧烤、露营一条龙服务;对面右边是鱼.Gelato意式文创冰淇淋店和合木赛艇俱乐部。赛艇俱乐部是马厩的一张新名片。在南北主街与东西主街的西角口,是“合木文创”,这是赛艇小镇的体育文化所在吧。

从南北街走到尽头,便是临河宽阔的东西大街了,街的南边便是宽阔的赵泾港,现在成为了赛艇航道。一路向东走,迎面而来的便是陆上赛艇训练基地和艇库,各式拓展训练的器具一字排开。继续往东走,便是零碳成长乐园。在一大片草坪上,有固定遮阳天幕、综合游乐塔、木质拓展区,让“低碳+运动”相得益彰。在游乐园旁边,还建起了亲子酒店。往北走,一幢由民房改建而成的“马厩里共享厨房”映入眼帘,游客可以自带菜品,体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人间烟火味。

在共享厨房往东沿河边走,便是一座为纪念齐景公而建的单孔景观桥——齐景桥,灰白的桥面,极具古典韵味。拾阶而上,向东眺望,便是沈家浜自然村落,一排排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的民居,古色古香的凉亭以及成片的菜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美景图。我不过桥,沿着乐园南侧河边绿道向古镇走回去,还是回到了古镇的东西街道。一路向前走,街上人来人往,汉堡、鸡蛋糕、萝卜丝、烤红薯等美味地摊一字排开,香味扑鼻而来,人间烟火味儿浓。我边走边逛边吃,来到了马厩标志性地标——马厩庙大桥北桥畔,此时,飘来了一阵浓郁的咖啡香,“去野咖啡馆”到了,在马厩也可以喝上时尚咖啡了。

走下咖啡馆二楼,向西北走便是平湖市桥文化记忆馆,这是在原来的马厩小学旧址上新建的我市第一座桥文化展示馆。记忆馆展陈以马厩大桥为出发点,展示了整个平湖的水乡桥韵。一座桥,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走进桥文化记忆馆,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感悟平湖水乡桥文化的魅力。馆内还仿制了马厩古镇宋朝时期的布庄、茶馆盛况,描绘了古马厩繁荣昌盛的一幅“清明上河图”,仿佛让我们穿越历史,了解了家乡的过去。在桥文化记忆馆上二楼,便是文化礼堂。

在文化礼堂下来,我穿过先锋走廊,来到大桥西侧,依次看见“初心米店”“桥边记忆非遗展示馆”“明德书屋”“磨剪刀工坊”等,这些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厩文化,并赋予了新的内涵。继续往西边走,便是为纪念齐景公而建的马厩大王庙。

在马厩庙大桥中央向周边眺望,古镇风景一览无余。我看见赵泾港河里,游客们悠闲地划着皮划艇从桥洞里穿梭而过,几艘赛艇向远方飞驰而去。我走下大桥,来到景公亭里歇歇脚,凉亭前已建起了马厩戏台,几位戏曲爱好者正在演绎越剧《梁祝》。我向东走,走上了光明桥。在光明桥上,向西南望去,只见七匹白马雕塑矗立在对面河边。原来,这是为还原春秋时期齐景公蓄兵养马之地,是“马厩”名字得来的注解,也再现了马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走下光明桥,我便来到了古镇的河对岸南街了。这里,可以左转去河边二楼的观景平台,也可以直接向东走,进入赛艇小镇游客中心。这边还有中国乡村低碳科普馆,进入馆内,让人感受高科技低碳元素的无穷魅力,也为家乡小镇拥有如此高大上的科普馆而骄傲。在科普馆东边是“未晚餐厅”,这里晚上的灯光璀璨,是打卡胜地。

我在村部冠军广场东边主道向南走,东边就是一片农田虾塘,夏季的时候来钓龙虾的游客络绎不绝。一路往前,赛艇小镇的标志性建筑赫然矗立着。“赛艇小镇”“千年马厩,桨上漫游”几个大字,在夜晚璀璨灯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

走走停停,马厩古镇一圈逛逛,我感受到了新马厩的蜕变之美。借着乡村振兴、未来乡村打造的东风,马厩古镇从日渐破旧、日趋衰弱,到如今的一键美颜,成为了周边村民和游客慕名而来的网红打卡地!随着商业、旅游、文化、运动等业态日趋引入,一个千年古镇又将焕发勃勃生机,迎来美丽的春天。

2024-01-1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20889.html 1 3 遇见倾心新马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