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机械备耕忙 不负好时光

■记 者 王茹彤 钱澄蓉

通讯员 李凤超

本报讯 春光不负,农时不误。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我市各处农田里展现出了忙碌的景象,眼下又值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机械化、科技化成为田间地头的主旋律,编织了一片热闹非凡的春耕备耕农忙景象。

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在得稻家庭农场40亩的小麦田里,有一个“大家伙”格外引人注目,它“势头正足”地穿梭于田间,一旁,农场负责人张良杰正指挥着它。这个“大家伙”是作何用处的?张良杰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农场新引进的机器,主要用于施有机肥。今年,得稻家庭农场以两个“更新”开启了新一年的“农田喜事”,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一是新农机的购入,它能够适应当下农场的新变化、新需求,还能提供比以往更便捷的服务;二是农场更换了有机肥,打算进一步改良土壤。

有了机械的助力,大大提高了农场施用有机肥的效率。记者了解到,农场1亩地需要施1吨的有机肥,靠4名工人施有机肥,一天也只能施2亩地。但在这台新机器的帮助下,五六分钟就能施完1吨有机肥。“有了这台机器,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资金、时间,也为接下来的春耕备耕提供了保障。”张良杰说。一旁,已经有一摞摞施完肥的空袋子被整齐地堆放在一起。

同样忙碌的还有广陈镇糖糖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法明。昨天上午,他对农场里的自走式喷雾机进行了调试,保养关键部件、调试机械性能、更换磨损零件……每一步都做得十分仔细,用他的话说这可是“会走的宝贝”。原来,徐法明的农场经营着近1000亩土地,每年种植小麦、水稻各一季。包括他本人在内,管理偌大的农场仅为3个人。“我们靠的还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科技装备’,其中也包括无人机,只有在农忙时才会请临时工人帮忙。”徐法明说。

备好农药、调好机器,徐法明开始重点关注天气,等着一场降雨,雨后就可以给田打药了,为接下去小麦生长和丰收创造良好条件。“开着去年新购置的这台自走式喷雾机,我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300亩地的打药任务。”徐法明说,在过去这样的“速度”是他不敢想的,依靠人工,四五个人一天也只能打100亩。

我市各种植基地正在陆续进入春耕备耕阶段,市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有力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市已调备化肥2600吨、农药150吨、各类水稻良种97万公斤,全市拥有耕整地机械439台、播种机械375台、无人机442台,有力保障春耕生产。

2025-02-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28068.html 1 3 机械备耕忙 不负好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