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张宇青
通讯员 夏晓蕾
本报讯 作为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市两会的召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会场内,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会场外,广大市民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及时了解两会动态,热议发展成果,畅叙新一年的期望和愿景。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当湖街道平湖里,不少市民正围坐在一起,或翻阅报纸,或观看网络视频,关注着市两会的最新进展。今年63岁的谢建华一手拿着报纸,一手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两会信息。谢建华告诉记者,她的孙子目前在东湖中学读初二,孙女在实验小学就读,由于上下学时段学校周边常发生交通拥堵,为接送孙子孙女,她的儿子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晚上也要提前1个多小时到校门口“抢车位”,接送非常不便。“有时候碰到工作时间有冲突,只能我们老人骑着电动自行车去接送,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谢建华说。通过《嘉兴日报·平湖版》,她了解到了这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优化定制公交服务的相关建议,认为这一举措十分接地气,直击家长们的痛点。“真是说到我们心坎里了,希望能尽快落实。”谢建华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养老也是老年人关心的大事。另一位居民徐建光对居家养老服务尤为关注。这两年,随着市里“一老一小”服务场景的打造,现在社区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都建得很好。“不仅提供了健康体检等基础服务,还定期组织老年人参加手工制作等活动,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徐建光说,当他看到市两会上有代表建议今年加大力度构建高质量托育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时,他感到非常高兴。“代表委员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反映民声,让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徐建光说。
像谢建华和徐建光一样,我市市民热切“话”两会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些声音,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政府工作的成效与温度。作为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两会的召开让民生关切得到充分回应。从优化交通到完善养老,从丰富文化到提升服务,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