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胡 昕
本报讯 春风拂枝吐新绿,正是植树好时节。本周三将迎来第47个植树节,今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主题为“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昨天,记者从市建设局园林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截至2024年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9%;公园绿地面积508.1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8.13平方米……从这份“绿色成绩单”中不难看出,抬头见绿、推窗赏绿的场景已融入市民生活,绿树成荫成为了城市最美生态。
绿道蜿蜒、杨柳拂堤、春花含苞,三五成群的市民漫步于绿道间,旁边骑行道上骑行队伍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在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城区滨水绿道项目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亲的画面。如今绿道成为平湖城市景致中最亮眼的“线条”,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共拥有110.97公里的城乡绿道。“近几年,通过规划建设下穿、浮桥等,大部分城市绿道实现了贯通,城市节点串联成环,带给市民的骑行、健身、娱乐等功能也更为丰富。”市建设局园林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高逸平介绍,为了满足城乡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我市通过持续推行“绿道+”“公园+”模式,在绿道空间内建设绿化景观、健身设施、广场、停车场等,将绿道与城市发展平台有机连接,不断完善绿地功能。
“公园+”模式同样也给市民带来别样体验,随着主题公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的建设和改造,公园绿地服务不断衍生,如今城市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4%,在嘉兴地区位列前茅。这一指标也意味着,在平湖市域范围内,市民在500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公园绿地的比例达到了91.4%,显著提升了市民的绿色获得感。
一步一景、处处皆景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更智慧化的管理。我市的部分绿道、公园实现了数字监管。“我们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园林云平台’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GIS和物联网IOT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园林绿化管理要素和事件可采集、可感知、可跟踪、可研判、可监管,提升精细化管养能力。”高逸平介绍,通过调用、集成540余个监控探头,可实现对重要绿地、绿道中的各类异常状况进行AI预警。
在良好环境和智慧管理的加持下,我市将持续增绿提质,通过“拆墙透绿”“定点增绿”“见缝插绿”“零星补绿”等形式,让居民的绿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