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近日,平湖泛美航空产教城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我市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融为一体,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所涉及的不仅是人才培养,更包括基础研究、技术转化等多个方面。这几年,平湖的航空航天产业正呈现有规划布局、有产业生态、有应用场景的蓬勃发展态势,推动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一支适应产业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支撑。
此次平湖泛美航空产教城项目签约后,将通过与泛美集团合作共建长三角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暂定名),着力培养航空领域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平湖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航空产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这不仅体现了平湖服务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的鲜明导向,更核心的意义在于通过整合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构建产教融合循环新生态。
加快升级打造平湖以“四群八链”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持续放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教育与产业两大板块,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推进产教融合,需要瞄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方向,实现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衔接。去年年底成立的平湖产业人才学院,就是我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的“关键一招”。该模式通过全新引入的赋能机构,打破了院校难有设施条件“融教于产”、企业没有能力和精力“寓产于教”的产教深度融合壁垒,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连接,实现人才培育交融互补,形成互需共赢的良性局面。
以产教融合促进人才供需有效对接,要围绕校企双方的优势和需求,确定研究主题或应用方向,聚焦特定领域发挥校企资源整合作用。这几年,平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实现了职业教育和当地产业的同频共振。今年又迭代升级“双元六共”育人模式,加快推进“职教出海”等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技能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契合度。除了共建长三角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外,技师学院二期扩建、职业中专改扩建和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学院等项目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同时通过推进省中职“双优计划”等,打造职教名校、名专业,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产教融合是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建立企业研究院,探索建立“百企百项”校企合作机制。只有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携手共进,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人才供需有效对接。期待平湖以泛美航空产教城项目签约为契机,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路径,一方面让职业院校更主动融入社会;另一方面持续重视以产业引才聚智,加强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渗透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让人才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