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高院、省工商联发布了一批全省各地在健全长效机制、探索创新措施、开展护航行动、推进商会调解、设立共享法庭等方面的典型案事例,平湖法院与市工商联联合建立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一则事例入选。
部门协同构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嘉兴平湖市多元化解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事例简介】
近年来,平湖法院、平湖市工商联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息事无讼,切实为企业提供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一是打造涉企解纷“一站式枢纽”。建立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机制,整合法院诉前调解服务、司法局调解资源、工商联企业联络、社会治理中心统筹调度功能,形成“一窗受理、分类分流、协同办理”的闭环流程。二是创新多元解纷“协同化模式”。坚持“息事无讼”纠纷源头治理,工商联在基层商会建立了132个网格,通过落实“网格+调解”,实现“网格走访全方位、纠纷情况全掌握、调解服务全覆盖”。法院通过选派商事审判团队、链接商协会“共享法庭”提供法律指导。建立了“法官统筹指导安排+调解员驻点调解+书记员全程辅助+行业专家把脉会诊”工作模式,对涉企纠纷提前介入,合力攻坚化解。2024年以来,共受理涉企矛盾纠纷3594件,成功化解2382件,调解成功率66.3%,涉及资金4.83亿元。三是构建司法保障“无缝化链条”。强化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法院对调解成功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查、当日出具确认文书,确保企业在对方违约时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避免“调解容易履行难”问题。法院与工商联共同开展“安商驿站进商会”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巡回审判、典型案例宣讲、企业合规体检等形式,提升企业的法律意识,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法院联合服装行业协会成立技术咨询官委员会,并指导服装城市场管理方推广腾讯电子签,向童车行业协会发送风险防控司法建议,护航平湖服装、童车等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
【典型意义】
一是聚合力:破解涉企纠纷“单兵作战”。通过工商联统筹协调,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和职能边界,将法院的司法权威与工商联的桥梁纽带有机融合,形成“党委领导、工商联牵头、部门协同、企业参与”的解纷新格局,实现了从“单一部门处理”到“多元主体共治”的转变,提升了纠纷化解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效能。二是提效率:打造惠企服务“平湖速度”。该机制将纠纷受理、调解、司法确认等环节集成化运作,实现“一揽子接收、一条龙服务、一链条解决”。通过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精准施策,让企业“最多跑一地、最快解纠纷”,减轻了诉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实际效能。三是强效能:构建营商环境“防护体系”。该机制不仅是纠纷化解机制,更是企业服务机制。通过参与纠纷调解,深度了解企业经营痛点和法律需求,法院、工商联针对性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防范和减少企业矛盾纠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