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宇青
本报讯 7月28日上午,九龙山东沙滩游乐营地内,一名60多岁的上海籍男性游客突发心搏骤停。市景舟救援队队员凭借专业预警、快速响应和标准化急救操作,在15分钟内完成“黄金救援”,使患者转危为安。
事发当日,该游客自述身体不适,市景舟救援队队员迅速将其护送至景区急救站。队员张耀炯(浙江省红十字二级应急救护师资)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其心率偏低,结合家属提供的高血压病史,当即建议送医检查。“基础疾病患者是重点监护对象,必须早发现、早干预。”张耀炯说。尽管游客选择暂作休息,救援队仍保持密切关注,半小时后,当家属发现其“呼之不应”时,队员已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拍肩无反应、濒死喘息、颈动脉无搏动,这是心搏骤停!”张耀炯仅用10秒完成专业评估,随即启动应急流程,立即指令队员取AED设备,仅30秒就取到现场。粘贴电极片、心率分析、开始除颤、胸外按压……在经过7组心肺复苏、15分钟的生死抢救后,游客已初步恢复意识,自主呼吸渐稳,还能对呼唤做出微弱回应,而此时120急救车也已抵达现场。随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午后即传回好消息:因院前急救及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脱离危险。
此次成功救援,是我市完善公共急救体系的生动体现。这几年,我市逐步提升配置AED设备的覆盖广度,推进“救”在身边、“救”在眼前,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可能导致的损失。今年,我市更将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列入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在9个镇街道(含乍浦镇)深入开展创伤救护、心肺复苏(包括AED使用)等多方面培训,截至6月底,已完成发证培训82期,总计发证培训36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