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曹金凤
当空军方队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李佳斌的父亲认出了儿子熟悉的脸庞,忙指给旁边的妻子看。
■摄影 王 强
本报讯 “李佳斌,我们看见你了!”昨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当空军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镜头切入队列之时,钟埭街道居民李全观、吴娟芳夫妇在整齐划一的队列里不断寻找儿子的脸庞,一声惊呼后,夫妇俩眼含热泪,激动得双手紧握。同在经开大厦收看阅兵仪式的钟埭街道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也纷纷为李佳斌点赞。
通过其父母的讲述,记者认识了这位令人骄傲的平湖后生。李佳斌自上学起就是个运动健将,400米、800米、跳远都是他的拿手项目。从小李佳斌就有一个军旅梦,2017年9月,嘉兴学院(现为嘉兴大学)在读的他,报名参军,并成功进入了空军某部服役。进入部队后,他成为一名空降兵,这也是空军序列中训练难度最大、强度最高的兵种。凭借着努力和坚韧,他很快在部队崭露头角,不仅训练成绩优异,拿下了大大小小不少荣誉,还先后成为了班长、炮长。
今年2月,李佳斌没有如约休探亲假,而是通过电话告知父母,他要去参加九三阅兵的选拔。第一轮通过、第二轮通过,参加了第一次演练、参加了第二次演练……7个多月来,李佳斌通过电话向父母汇报着自己不断“靠近”九三阅兵的过程。“电话里儿子只报喜、不报忧,从未说过一句苦,但从他变瘦变黑的脸庞,我们知晓他的不容易。”吴娟芳说,儿子不说,她就在网上关注相关的新闻和视频,那些异常严格的训练过程,每次看都让她心疼不已,但是平静下来后,她和丈夫依旧选择支持儿子。
8月23日是李佳斌在阅兵仪式前最后一次与父母联系,电话里他说:“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确定是否能走上天安门广场。”因此李全观夫妇的心一直悬着,阅兵仪式前几天都没睡好,直到看见儿子出现在受阅方队里,他们才放心下来——儿子苦苦追寻的目标没有落空,他们也同样感到骄傲、自豪。
“这个孩子身上有一个特别好的特质,就是‘能担当’。”平湖技师学院教师、李佳斌学生时代的班主任徐晓红介绍了他的一件趣事。当年李佳斌就读的数控加工班清一色都是男生,他作为体育委员总被要求兼任班级文艺活动筹划工作,每次演出他都能做到“带头上”,虽然性格腼腆的他在台上还会有点害羞,但却从不退缩。徐晓红觉得,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他能参加九三阅兵的原因之一。
“无上荣光!”看着仅定格三秒的熟悉脸庞,以及此后陆续进入画面的各式武器装备,现场收看阅兵仪式直播的退役军人陈添力不禁感叹。陈添力是李佳斌的同学、战友,2017年两人同期进入空军成为空降兵,2019年他曾参与国庆70周年阅兵式的训练,最终没有通过第二轮的选拔,无缘阅兵。“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阅兵集训,李佳斌进步路上的每一份不容易,我都感同身受。”陈添力说,他为好友感到骄傲,为他自己也曾用青春守护过祖国感到自豪。
扫一扫 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