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雨婷 通讯员 袁武康 顾伟慧 徐佳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之核心,在于优学。
秉承着“优学平湖”的理念,我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持续探索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动学生成长向优、师资队伍向优、学校发展向优,以不断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擦亮“优学平湖”品牌。
奋进的脚步刻在发展的标尺上。如今的平湖,率先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荣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这些荣誉的背后,皆是万千学子“优学平湖”的深切体验,更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蓄积的强劲动力。
建设教育强市,是一条星光灿烂的征途,平湖一直在路上!
立德铸魂,厚积“学习力”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是育人心、铸人魂,以价值观的塑造催生学生向远而行的能动力。
“五育融合”,是平湖学子健康成长的密钥。如何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我市正着力构建覆盖全体、贯穿全程、融合全域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这从平师附小的创新实践中可见一斑。前期,平师附小中高年段学生基于“校园里鸟儿很多但没有鸟巢”这一问题,开展了《我为小鸟安个家》项目研究。大家从查阅学习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惯,到设计形状各异的图纸,寻找不同的材料进行精心制作,再到爬上高高的扶梯把鸟巢安装到树木高处等,沉浸式体验科学、数学、技术、工程、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是要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打造了英雄教育‘幸福力’课程体系,创新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STEAM及项目化学习,即从一个项目出发,以一门课为主,调动各学科知识,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平师附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顾巧英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德力、学力、体力、心力、创力和生活力。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同样是一道必答题。
学习压力大?情绪无法纾解?不如去“畅享吧”K一首歌、读一段美文,也可以去“声控向阳花”大声呐喊、说出心里话,这是东湖中学给出的答案。“我们学校有两台集‘K歌、朗读、心理自助’等功能于一体的‘畅享吧’,还有两朵‘向阳花’,无论是课间还是晚自习后,这几处都非常热闹,其中‘畅享吧’日均使用人数在30人左右。”东湖中学副校长倪立说,借此,学生不仅能缓解学习的焦虑,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使用各功能的数据监控与分析,及时掌握思想波动与心理状况。当前,全市所有初高中学校均建设这样的“畅享吧”。
这是我市开展“平和润心”行动的一个缩影。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既要疏导更要注重预防和化解。今年,我市还重点引入了HRV心理测试,可依托先进的心率变异分析仪,开展多维度、综合性的个人身心健康状态及自主神经平衡性评估。当前已在10所学校试点推进HRV心理赋能项目,今年已完成全市4年级以上5.2万余名学生心理普测工作。
优化师资,提升“驱动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如何为“优学平湖”注入更多活力与能量?纵观这几年的平湖优教资源,人才引育的力度持续加大。每逢新教师招聘季,市教育局就提前谋划布局、精准出击,由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作宣介引才,向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人才伸出橄榄枝。今年我市更是实现了“清北”竞赛教练招引“零”突破。从近三年新招聘教师结构看,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学校本科毕业生数量占比屡创新高,2025学年硕士研究生占比达41%,双一流学校占比为34%。
新教师动能不断汇聚,老教师更是持续散发“宝藏”之力。为化解受学龄人口波动、教育改革深化等带来的影响,我市积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充分用好优秀退休教师资源。“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他们的加入有效缓解了我们学校师资压力。”平师附小集团新埭小学党支部书记陆苗说,如学校已退休的资深数学教师邱川根,这个学年不仅重返教学岗位,还带教两个班且跨四五年级教学,这样的优良作风不仅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也大大调动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2025学年,我市已招募了31名优秀的退休教师。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我市深化“县管校聘”管理内涵,推进“共享教师”机制,构建教师资源动态调配体系,在音体美、信息科学课程等领域实现“一师多用、资源共生”。去年,促成了跨校共享238人次,教师资源利用率提升40%。文涛中学骨干信息科学教师刘玲萍到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中学进行交流期间,就指导学生开展超级轨道等项目,在中小学生相关机器人比赛中,获嘉兴市二等奖、平湖市一等奖。
合作办学,强化“突破力”
“高三每个阶段练习的难度和内容都不一样,这些都要跟大家一一分享。”近日,当湖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王云林正在梳理过去一年的备考策略以及周练、午练等教学细节,满满几页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干货”。
这些都是为学校下个星期召开的教研组大会做的准备,会上,新老高三各学科备课组将进行交流,而他将倾囊相授过去一年的备考秘籍,为2026届高考蓄力。
“新老高三进行教学素材的交接和传承,这是我们创新推行的教学管理方法,有助于新一届高三教学精准把握重点、提升教学质量。”当湖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周爱民说,这一“经验”来自于杭州第十四中学。
去年,当湖高级中学与杭十四中开展合作办学,在创设“凤起创新班”的同时,双方在教学管理、学生备考、教师教研等方面的“来去”日渐频繁。
“高中学习就像马拉松,我们在前90%的流程打好基础,最后10%的冲刺如有助力,就更有希望实现突破。”周爱民说,而合作办学就是这“10%”。合作办学后,当湖高级中学的教师会不定期到杭十四中进行学习和交流。今年3月,王云林等2025届高三备课组组长、骨干教师就与杭十四中的高三教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就高考备考计划、重难点突破、高分提升渠道等进行了全面交流,为高三备考找到了更精准的赛道。
在“去”的同时,杭十四中的优质教学经验也“来”到了当湖高级中学。“每年,杭十四中的教师在助力高一、高二拓展课的同时,高三的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也会来校开展覆盖全学科的高考备考讲座,教授备考方法、解题方法等。”周爱民说。今年高考,当湖高级中学成绩喜人,特控线上线人数、上线比例等,皆胜往年。
加大对外合作办学,提升教学质量。平湖中学还与华师大二附中、学军中学合作,重建了竞赛部,在学科竞赛、强基计划、“高水平三位一体”等多赛道发力。在今年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浙江赛区初赛等多项赛事中,平湖中学学子均有不俗表现。
“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是平湖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立说,接下来,将紧扣“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突出“公平”和“质量”两大关键,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以业提能、以绩问效”四轮驱动,向着“教育强市”的更高峰全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