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为农服务“零距离”

2010年年底,平湖创立全省首个“12316”为农服务中心,打造集服务热线、窗口咨询、坐席专家、实时信息发布、志愿者服务等于一体的为农服务大平台大团队,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全程化、全天候的服务——

■记 者 荣怡婷

通讯员 陆晓平

【时光记忆】2011年6月20日上午9时许,平湖市“12316”为农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电话铃声划破了暂时的宁静。“您好,这里是‘12316’,请问您需要咨询什么问题?”值班坐席专家、高级农艺师李建群迅速拿起听筒。电话那头,新埭镇旧埭村的种植户语气焦急:“我家水稻最近叶片发黄,想问一下可以用什么药?”李建群一边记录,一边追问细节。不到五分钟,一套科学的用药方案清晰传达至农户。

刚放下电话,又一名农户拿着一株矮小的水稻来到窗口。“这稻子抽不出穗,急死人了!”李建群接过稻株,仔细观察须根状况,“像是误用草甘膦引起的药害。”他抬头看向农户,“但具体损害程度得下田确认,用药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事不宜迟,李建群立刻联系了局植保站的同事。半小时后,两人已脚踩泥土蹲在钟埭街道的一块稻田里。“确实是草甘膦药害,不过受损面积不大,马上施点叶面肥补救。”拨开密匝的稻丛,李建群指着一处蜷缩的叶鞘说。

阳光炙烤着田埂,两人的裤腿沾满了泥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药方用量。一旁的农户连声道谢,语气中满是欣喜与感激。

这一幕,正是十多年前“12316”为农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的真实缩影。2010年年底,平湖市依托“12316”全国农业服务热线,创立了全省首个“12316”为农服务中心,打造了集服务热线、窗口咨询、坐席专家、部门联动、实时信息发布、志愿者服务、中介服务组织加盟和农产品展销推介等服务于一体的为农服务大平台大团队,实现了一站式管理、一站式发布和一站式对接。

“自从有了为农服务中心这个总平台,农户有问题就打热线或来窗口咨询,当时大厅每天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李建群回忆道。平台建起后,如何进一步扩展服务半径,让其发挥更广泛的作用?自2015年起,平湖开始筹建镇级为农综合服务中心,涵盖生产、生活、公共和金融四大服务板块。

新仓镇在全市先行成立“12316”为农服务分中心,开设为农服务大厅,开展农资配送,镇农村资金互助会也在此开设办理资金互助业务的窗口,向全镇农业全领域提供服务。“以前来镇上办事总要东奔西跑,现在只要到为农服务分中心就能全搞定,太方便了。”新仓镇三叉河村村民冯金民由衷感慨。

“为农服务”的结合之道,正是“新仓经验”的核心。在持续探索之下,全市所有镇街道及行政村均建立服务分中心和便民服务网点,形成了纵向联合、服务到底的全产业链为农服务新体系。

随着服务阵地日益完善,“12316”为农服务中心进一步推进服务内容细分化。记者了解到,当时,按照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特点,中心还组建了粮油、蔬菜(芦笋)、食用菌、西甜瓜、水产、农机六个产业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由一名高级农技专家领队,配有若干名党员,提供团队服务。

与水产业结缘30多年的潘亚均,既是“12316”为农服务中心的坐席专家,也是水产技术服务团队领队。他传授的水产技术实用易懂、深受欢迎,养殖户有疑问都乐意找他。为此,中心专门在窗口咨询室开设了“潘亚均水产指导工作室”。老潘每周“坐诊”两次,认真接听每一个来电,耐心接待每一名来访者,事无巨细,有问必答,直到群众满意。

此外,中心还组建了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经纪人、规范化农资经营店、乡村兽医人员、农机作业手和维修网点等238家自愿加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在大小麦、水稻收割农忙时节,还提供100多位加盟的农机手联系方式,农户只要拨打“12316”,就能就近联系收割机。

“为农服务没有终点。只要农民朋友有新的需求,我们就会通过‘12316’总平台衍生出更多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贴心的支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在平湖“12316”为农服务中心运行的近十年里,累计组织专家及党员志愿者在窗口坐席值班1.2万人次,下乡现场指导0.9万人次,下乡服务2.5万人次,接待来电来访2.7万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9万件,发布各类服务信息157.1万条,促成农产品交易额超2.8亿元。

【延伸阅读】在传统小户农业向现代规模农业发展的转型过程中,平湖秉承并深化“新仓经验”所蕴含的合作精神,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走出了一条纵向联合、横向合作的为农服务新路子。如今,“12316”为农服务中心虽已整合升级,但其服务理念已全面融入农业各个环节,持续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与突破。

如今,为农服务“零距离”的模式更加具象化。近年来,平湖紧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将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推出“浙农服”、“抱团富”等数字平台,迭代推广“浙农补”等特色场景,轻松实现“农户自主申领、补贴一键到账”。今年,平湖进一步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依托DeepSeek大模型和全市农业农村资产资源数据中台,精心打造“农小二”为农服务智能助手,实现农业政策精准推送、为农服务智能解答,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数字化推广的重要力量。对此,平湖积极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进行数字化改造,依托全省高质量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建设,逐步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农业也正迎来一场深刻变革。”市农业农村局数字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金苗表示。去年,平湖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数智生活馆整县制试点建设名单,未来,我市将以此为契机,以农民群众现实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村级协同”的多方合作模式,通过整合政务、便民、农技、电商、金融、康养等多元功能,构建“一站式”乡村数字服务枢纽。

2025-09-0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75037.html 1 3 为农服务“零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