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概况   |   部门纵横   |   乡镇在线   |  芥子文学  |   五彩校园   |   兰溪新闻   |   新闻集粹   |   周边新闻   |   风景名胜   
2018年11月9日 星期 < 上一期 下一期 >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永进:一个艺术家的“老街”情怀



  前些日子,永昌老街来了一群画画的人,拿着笔,寥寥几笔在纸上便勾勒出永昌老街的形态和特点。其中有一位,就是宋永进。

  宋永进,兰溪人,1966年出生,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写意当代油画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他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是业界知名的油画家、美术评论家,是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代表性画家,是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

  十多年在老街

  寻找“中国农耕文化”

  从2006年开始,宋永进以“中国农耕文化”为主题,探索中国绘画关注的方向。从横溪宋宅走出来的宋永进,重新回顾这个家乡的老街。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一定要有人去做关注当代现实的事情。用一种不同的眼光去关注,再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宋永进的画很多都是现场画的,他认为,画画要走出画室,不能闭门造车。要在那个氛围和情境中感受,体验当地人的生活,用心感受这种生活状态。

  在游埠老街喝早茶,宋永进感到人和人是畅通的,这是一种单纯、简单的生活。无论茶的好坏,这种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方式,会带来一种舒适。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文化。而把老街画下来,就是去保护这种文化,这种文化源自于农耕文化。宋永进想让自己的画,带有这种情绪,让人一看就有股“当下”的味道。

  “我最早的两张画,画的就是横溪的老街。画完觉得还不够,就按照老街的思路,继续画了下去。一直在拓展,同时不断往深入走。”宋永进说,从老家宋宅、横溪、祝宅,然后延伸到游埠、永昌、芝堰,关注整个家乡。在大家乡的概念下,他还去了丽水、义乌佛堂等地,寻找老街,也就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残存。

  十多年来,宋永进画了五六百张油画,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兰溪市博物馆等地成功举办4次个人油画展。

  最早画“黑老街”,是因为老街特别窄,光线很暗,即使在白天也是很黑。在法国展览,法国人特别欣赏。后来画了一组“窄老街”,是山区的老街。那里的老街因为地很紧张,街道都做得很窄天空只有一线。还画过一组“白老街”,我画下了永昌、游埠的塑料满天挂,天空被挡掉的样子。

  “虽然有些画带有批判的味道,但这些画触动了很多人,然后他们去变化,把老街变美。现在永昌老街的塑料布不见了。”宋永进说。艺术家用夸张的手法去记录“当代”的现象,留存下来,都是对历史的反思。接下来,宋永进想继续把中国农耕文化的绘画主题做下去,从中寻找不断靠近简单、纯粹、贴近自己内心的真正艺术。

  创作

  热爱画画的天趣 让他走上美术的道路

  宋永进的画室,也是他的家。木质的桌椅,给人一种舒适、放松的感觉。“我从小特别喜欢两样东西,在这两个方面也很优秀,一样是画画,另一样是数学。文理都有喜欢。”宋永进回想起小时候画画,是用木炭条在地上画。有时候在山坡上、岩石堆里玩得无聊了,夏天穿着短裤,坐在岩石上,用风化的小岩石在腿上一划,腿上有了红色,觉得很好玩。石头可以在腿上画东西,这让宋永进很感兴趣,从此在心里埋下了绘画的种子。

  宋永进的父亲从事木雕工作,会做泥塑,塑佛像,看到儿子喜欢画画,他也支持、鼓励。“有了父亲的鼓励,我保留了这份对画画的天趣。”宋永进说。

  每当过年的时候,宋永进的外公在年前来到家中,都会夹着一卷最便宜的白纸,送给他画画,画完外公把画拿回家贴在墙上,整面墙都是他画的画,像是展览。“父亲常给我买连环画。我看得多,就从上面临摹。像是杨门女将、白蛇传、西游记的故事,把里面的人物铺开来画。”宋永进说。

  一开始画连环画,照着连环画临摹岳飞、岳云,有时一个暑假过去,可以画一百六七十页。这样的生活一直到了初中毕业。后来宋永进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画国画,写书法。

  “外公知道我喜欢画画,可能也比较关注,在初中毕业那年,外公给我一份印在《浙江日报》上的招生简章,是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在招生,就是高中,一旦毕业了,基本就有工作了,不用说再去考大学。”拿到招生简章,宋永进好开心。因为外公说,以他的水平,肯定能够去念书。周边没有一个孩子画得比他好,宋永进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就想报名了,但不知道该怎么报名。“后来找到我爷爷的一个兄弟,他和方增先是同学,他说把我的作品寄给方增先,当时方增先任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宋永进就画了一幅国画寄过去,不久收到了方增先先生的回信。

  令他有些难过的是,方增先认为他的画不合格。“现在回过头想,不合格很正常。当时考的是西方的素描,而我画的是国画。”宋永进说,从那以后,他懂了,原来美术有条路可以走,而考美术需要会素描。于是,进入高中,他就自学研究素描,请教老师,一步步学习。

  去年,第二届中法文化艺术节,“江南印迹—————来自中国杭州的当代绘画”在巴黎三区圣殿展览中心展览,其中就有宋永进的一组油画作品《老街》。

  《老街》系列,取材于兰溪的横溪、墩头、永昌等地,不仅在绘画形式语言上独具匠心,而且画面背后透露着是对家乡的眷恋与沉思。在宋永进看来,老街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特质。“老街”是兰溪的特色之一,无论是永昌、横溪、游埠,都有不同韵味的老街。他的画,让视线回到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实。

  在美院求学时,老师要求宋永进去欣赏、研究大师的画,把自己的眼光定得高一点。于是,他去看一大批大师的画,像是黄宾虹、莫奈等画家的。一开始看不懂,慢慢研究进去了,他竟入了迷。一幅画,他可以盯上一两个小时,把画中所有的信息都研究透彻,刻在脑子里。

  他还专门跑去欧洲、韩国、日本看画,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古典、现代、当代的画,体验每个国度的生活,观察那里的建筑、街道,去感受为什么他们会画成这样,古典油画都是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后来变成近代、现代、后现代,画也从很逼真到抽象再到印象再是抽象,后面就几乎看不懂了。

  西方油画的演变,让宋永进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是这样演变的?“以前看画,我们都在膜拜古人、膜拜西方。在看过这么多画后,发现是艺术家太多了,他们需要转型,才会出现不同的画风。”宋永进说,当时很多人从西方看完画回来,就不想再画画了,哪一种都画不过他们。但是他看完却很想画,他想证实一下,西方油画的历史演变,是因为他们的艺术家关注了他们当时的社会,那么中国的绘画是否也可以关注当下。

  从大师的画到自己的画 用绘画关注当下

  宋永进报考美术院校的出发点很单纯,仅仅是因为喜爱。对于所选的专业,会不会热门、赚不赚钱等问题,他压根儿就没想过。在之后四处打听哪儿有美术老师,哪些院校开设有美术专业的过程中,才慢慢地了解到原来当时美术院校的招生量很少,报考美术院校远比普通院校难度大。

  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一个专业录取名额只有8个,报考的考生却有近千名。在宋永进的脑子里,浙江美院实在是太遥远了,要想考进去简直像登天一样难。

  第一次考试专业成绩居然能够上线,宋永进真有些意外。虽然最终还是落榜了,但带给他的并非是“情理中的”伤心、失望或气馁,反而是信心、勇气和期待,因为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触摸到它了。第二次他又去考,还专门为此跑到兰溪、浦江去学画画。虽然专业、笔试都过了,但宋永进还是没被录取。宋永进没有气馁,他努力地朝着美院靠近。第三次,他终于被录取了。

  “当时选择专业很理想化,我就是喜欢画画,没有功利心。我一直画到现在,可以说画画是我的一种信念。能把自己喜爱的专业作为一生的事业是幸运的,是幸福的。这辈子就做一件事就好。”

  三次报考中国美术学院 为自己喜欢的事坚持

  老街写生

  宋永进 提供

  记者 沈冰珂 文/摄

src="122.files/dot.jpg" width="3" height="3" />
宋永进:一个艺术家的“老街”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