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下无贼》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一群歹徒在列车上抢劫,因蠢笨而引起旅客哄笑。歹徒却呵斥旅客:“严肃点!严肃点!不许笑!我们在打劫!”旅客在威胁下没有瑟瑟发抖,反而哄堂大笑,使这帮歹徒觉得自己的职业没有受到尊重,心生尴尬。在歹徒严厉的“严肃点!不许笑!”声中,旅客笑得更开心了,歹徒也更显愚蠢了。
生活远比作品更精彩。现实中,不少贪官及其喽啰在劫掠老百姓的敬畏时,比《天下无贼》中的抢劫犯更讲究仪式感。你若身临其境,绝对不敢笑。可是,事后,没准又会笑出泪。
2003年,中共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在台上讲话,台下一位乡干部打瞌睡。李大伦勃然大怒:“你打瞌睡吧,我现在就撤销你的一切职务!”
李书记亲自作重要讲话,竟然有人敢打瞌睡,成何体统?!太不严肃了!冒犯李书记的官威,此乃大不敬!李书记已龙颜大怒,这还了得?!李大伦的手下们迅速一通神操作,这位打瞌睡的乡干部被免了职,还被作为典型在《郴州日报》上通报。事实是,这位乡干部头天加班工作,通宵没合眼。李大伦知情后,拒绝改变对这位通宵加班干部的处理。
然而,更大的事实带来了更大的幽默。事后查明,从2002年开始,也就是在对打瞌睡干部大发雷霆之前,李大伦就已堕落成了一个为人所不齿的腐败分子,根本没有资格作“重要讲话”,他应该被剥夺政治权利而不是撤销别人的职务,他应该呆的地方是监狱而不是主席台。李大伦借洪涝灾害后重建之机,肆无忌惮地受贿。因贪得太多,后被判处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自己一身白毛,却说别人有妖气。李大伦在训斥打瞌睡干部时声色俱厉,却忘了自己贪腐的龌龊与肮脏,装得太像了,演得太真了,入戏太深了。高级的幽默是让人想想再笑。腐败分子向公众要“尊敬”,稍有不“敬”,就训斥,就撤职,你说滑稽不?生活中的李大伦不需要化妆,演技远超电影明星。
一台戏,有主角,就得有配角。苏联高压政治之下,民众就被训练成了表面很顺从的配角。领袖一出场,大家鼓掌;领袖讲话一停顿,大家鼓掌。领袖不示意大家停下来,没人敢停止鼓掌。鼓掌有时长达15分钟,最高纪录是半个小时,领袖对收获的尊敬与爱戴满意了,微笑着示意停下来,才算了事。后来发展到领袖不在场,但一提到领袖的名字,大家也马上起立鼓掌。据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记载,在一次地方会议上,大家按惯例起立热烈鼓掌,向并不在场的领袖表达敬意。鼓掌太疯狂了,时间太长了,以致很多人身体吃不消了,但是,谁也不敢率先停止鼓掌,因为怕人群中有内务人民委员会的人在监视。终于,一位厂长忍不住先坐了下来,大家如释重负地停止了鼓掌。事后,这位厂长被另找个理由判了10年刑。办案人员让他签字时告诫:“永远不要第一个停止鼓掌!”领导要演戏劫掠敬畏,小民百姓真得小心点呀!
真正有雄才大略的领导,真正把心思放在事业上的领导,不会强行向公众要掌声,更不会劫掠公众的敬畏。1943年夏,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陈赓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陈赓不说话,取毛泽东搪瓷杯,“咕咚咕咚”猛喝。而后,擦嘴,答:“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现在没事了!”在场干部哄堂大笑,毛泽东亦微笑。
如果你遇到讲话的领导不是当年的毛泽东,就别急着当陈赓。如果你遇到的官员及其喽啰爱摆谱,而你又和光洲一样是个无职无权的平头百姓,他们要掌声你就拍拍巴掌嘛。毕竟,他们不会因为你鼓了掌就不倒台了。
短时间内,爱劫掠公众敬畏的恶官还不会断子绝孙。遇到他们沐猴而冠的表演,你千万不要笑。好汉不吃眼前亏,严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