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全国各地客商涌入 开启“买买买”模式

“夜经济”助力义乌市场拓内销

▢ 全媒体记者 吴峰宇

本报讯 近段时间,“夜经济”好像一夜之间迅速蹿升为火遍大江南北的“热词”。义乌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也迎来客流和采购高峰,场内泡泡机、驱蚊手环、波波球等“网红爆款”销售火热,很多产品甚至卖断货,经营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进一步激活了市场繁荣度,为市场主体“拓内贸、抢订单”注入了“强心针”。

各类“网红爆款”受青睐

“做生意,就是要抢先机!”昨日上午,来自湖南常德的采购商李林经过体温检测和健康码验证后,顺利进入国际商贸城一区,并直奔玩具区块。“时间紧,任务重,得抓紧采购,不然就抢不到货啦。”拿着一沓采购需求清单的李林显得有些着急,“老板,网红泡泡机多少个起批,价格多少?”“11.4元/个,一件80个,包含一个挂绳,2瓶泡泡水,不含电池,不包运费,购买数量越多,价格越便宜。”市场经营户林华爽快给出了产品所有信息,李林并未迟疑,马上采购了一箱。

“义乌市场最早开市,商品也最为齐全。眼下,随着疫情逐渐稳定,国家鼓励发展‘夜经济’,我们也响应号召,准备在老家售卖一些品质高、价格优的小商品。”李林告诉记者,这次来义乌市场,让他有了不少新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义乌小商品外观设计更加时尚,品质更加过硬,附加值越来越高。“义乌市场是小商品流行的风向标,每天都会有‘网红爆款’商品上市,不到市场前沿了解最新动向,这让我错失很多赚钱的机会。今后,我打算调整进货方式,多到义乌市场转一转,不能再让赚钱的机会溜走啦。”李林说。

贸易,是一道能产生奇迹的数学题,有着“1+1>2”的多赢效果。询价、洽谈、下单……短短半天时间,李林就采购了儿童闪光仙女棒、懒人挂脖风扇、发光波波球、手持USB充电风扇等,可谓收获满满。

来自吉林市的于鹤男来到义乌已经将近一周。他驱车2300多公里直奔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小商品。由于疫情、成本等因素影响,不少当地采购商无法赶来义乌,他们就委托于鹤男帮忙采购商品,并组建了微信群,让他一边拍照上传价格,一边拿货下订单,然后把货发回吉林。

“今天订了8000元的货,一半是我的,一半是帮别人带的。”于鹤男说,大家一起订购,这样价格会便宜些,“这两天明显感觉市场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商品价格开始微调,甚至缺货,幸亏我来得早。”

“最近一段时间,我接待了多少客户已数不清了。”经营户黄小玲说,受疫情影响,今年外销生意不是很理想,订单频遭延期,旺季变成了淡季。所以,由外贸转内销,由“线下”转“线上”,从“试试看”变成了“不得不”,这也是疫情下很多商户做出的明智选择,而“夜经济”无疑促进了拓内销的加快转变。

“以前,我们一个减压球,一个款式一件货,288个起批。现在,10个也卖,50个也卖,顺应了国内小散客户的需求。”黄小玲说,“这波行情带动了销售,进而改变了我们原先传统的销售方式,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国内小额批发市场。”

商户变身“网红”

摊位变身直播间拓内销

众所周知,饰品行业是义乌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达数百亿人民币,占全国饰品业的70%以上,集聚效应显著。然而,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冲击,饰品行业商户外贸订单频遭延期,客商流动受阻,出货量锐减,提振市场商户信心迫在眉睫。

“疫情对行业带来影响,迫使我们主动调整经营思路,通过‘夜经济’将外销转移至内销市场,减少损失。”义乌饰品行业商会会长陶小燕表示,现在不管订单大小、不管什么平台,能利用的都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快更新频率,让客户第一时间看到新品。“市场竞争,最终拼的还是产品。”她说,转型升级必然有艰难险阻,但跨过去就能迎接最美夏天。

“我们家的饰品外贸出口居多,但是经过设计师的细微设计,很多产品更加符合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国内产品销量也在不断增大。”市场商户徐嘉蔚说,为了开辟销售“新战场”,公司请了网络主播进行“线上”推广,“以往我们更关注‘线下’实体店的客人,而忽略了‘线上’的庞大市场,今年要把失去的份额‘抢’回来,从目前看,效果不错,一天直播销售额可达10多万元。”

眼下,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义乌,正全力将疫情带来的影响化“危”为“机”,通过“夜经济”“直播+电商”“内容短视频+供应链”等经济新业态,稳外贸、拓内销,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市场繁荣。截至目前,经营户自主直播1.35万人次;邀请网红进市场直播4000多人次,开展直播2.4万场。

2020-06-11 全国各地客商涌入 开启“买买买”模式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247.html 1 3 “夜经济”助力义乌市场拓内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