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群言堂

因材施教与灵魂塑造

杨光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在评比、名次、荣誉、分数与升学率的威逼利诱之下,有多少教师还能在教书的同时,自觉主动地从学生的性格入手去育人呢?这个让不少大城市教师汗颜的问题,却在一个山区小学有了让人感动的答案。

据新京报网报道,贵州省六盘水海噶小学位于海拔2900米的山区,这里的学生和许多深山里的孩子一样,腼腆,内向。2016年来到海噶小学任教的顾亚老师,发现学生们上课都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与他们沟通困难。顾亚老师决心改变孩子们的内向与自卑。师范音乐系毕业的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们乐器,组建了一支校园摇滚乐队,带领学生们弹吉他、敲架子鼓。热烈的节奏燃翻了寂静的大山。玩起摇滚乐后,校园气氛有了很大改变。摇滚乐让孩子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顾亚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希望他们很帅气,不是像有人评论的,农村娃就怎么怎么样。”

顾亚老师组建校园摇滚乐队,就是针对山区孩子们的性格在塑造灵魂: 用欢快热烈的音乐打开他们内向封闭的心扉。心扉一开,性格就开朗;性格开朗,沟通就顺畅;沟通顺畅,机会就更多;机会更多,成功与自信随之而来,未来的人生路就更广阔……从性格入手塑造孩子们灵魂的顾亚老师,获得了海量点赞。

顾亚老师从性格入手育人,其实是运用了一个古老的教育原理:因材施教。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总结者与践行者。

学生子路请教孔子:“听到正确的主张是否要马上付诸行动?”

孔子回答:“有父兄在,得听听他们的意见,怎么能一听到什么主张就行动呢?”

学生冉有请教孔子:“听到正确的主张是否要马上付诸行动?”

孔子回答:“对!听到就马上行动!”

学生公西华告诉孔子:“子路与冉有问您同样的问题,您的回答却相反,这让我感到困惑。”

孔子说:“冉有性格怯懦,所以我鼓励他行事果断。子路争强好胜,考虑不周,所以我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塑造灵魂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佳方案。但是,无论是孔子面对相同问题给两位性格迥异学生以不同的解答,还是顾亚以摇滚乐的特殊钥匙打开内向学生的心扉,他们在塑造学生灵魂时,都遵循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成功塑造学生灵魂的前提与基础。塑造学生灵魂,是因材施教追求的目标。

教育的核心在育人。育人之要在于塑造灵魂。健康高尚的灵魂是“1”,知识、技能、体魄是“1”后面的“0”。有“1”,后面的“0”越多越好;没有了“1”,后面的“0”还有什么意义?

因材施教,塑造灵魂,必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必须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育人,必须有不因庸俗功利迷失方向的定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有真挚的爱。

辛勤的园丁,亲爱的老师,因材施教的您,塑造灵魂的您,值得全社会敬重!

2020-06-27 杨光洲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893.html 1 3 因材施教与灵魂塑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