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文/摄
81岁的何奶奶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偶尔有剪落的碎发粘在脸上,她闭上眼睛,抿着嘴唇,头顶传来干脆又轻盈的“嚓嚓”声,让她的嘴角和眼角扬起了微微的笑意。随着一声“好了”,老人长舒了一口气,站起来擦擦脸,照照镜子,新发型让她看起来年轻又精神。
这是发生在义乌市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幕。近日,3名护理人员化身“Tony老师”,在怡乐新村开展“爱心义剪”。记者来到怡乐新村时,3名“Tony老师”已经忙活了一早上,他们为老人们剪发、修脸,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撩起一撮头发,用剪刀剪去多余的头发,一会修剪着老人两鬓的碎发,娴熟的手上功夫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敬佩。“你看,这比在外边花钱理得都好。”几位理完发的老人喜滋滋地说。
赵爷爷理完发,高兴之余还有些犹豫,他试探着说:“老伴身体不便,出不了房间,你们看……”不等他说完,护理员周勇抢着说:“我去给奶奶理理发。”说话的工夫,他便收拾好了电推子和毛巾,搀着赵爷爷出了门,到房间内给他的老伴理发。
在疫情防控期间,根据上级文件指示,怡乐新村暂停外部志愿人员进院服务,中心内的长者们也不能出门理发,这一头“烦恼丝”着实令人烦心。
“两个月封闭管理,不少老人的头发已经很长,理发需求迫切,没有专门的师傅,只能是护理人员上。”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周晨斌介绍,护理人员主要是对老人的日常护理负责,其他一些如理发、修指甲等需求,每月都会有专门的师傅上门服务,受疫情影响,中心封闭管理,师傅不能上门,只能自己想办法。
今年5月份,周勇、马开信、龚菊莲等护理员,主动提出为中心内的长者们免费理发。一把椅子,一张围布,一把剪刀,一个推子,一个临时理发店就“开张”了,解决了老人的“头等大事”。
怡乐新村里住了千余名老人,周勇、马开信、龚菊莲不仅每周定期3天为老人免费理发,同时也为怡乐新村职工免费理发。一天下来,每人要理发四五十人,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为住在怡乐新村的老人及职工免费理发千余人次,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