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骆红婷 文/图
“每件事都要真诚实在地做、老老实实地做,别人才会相信你”“做生意没有捷径可以走,真心待人,真诚做事”……这些是张吉英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年50岁的张吉英,是国际商贸城“星宝伞业”的经营者。坚守“诚信做人做事”原则,她把雨具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她的“星宝伞业”已成为市场内一张叫得响的义乌品牌。
不欠一分一厘 坚守诚信之本
张吉英是浙江上虞人,父亲是修伞匠人,她十几岁时就听父亲说义乌有一个大市场,鼓励她去闯一闯。1997年,张吉英只身来到义乌创业。她没有朋友,没有客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生意越做越大,不仅注册了公司,还在市场上拥有多个店面,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张吉英说,她成功的秘诀就是坚守诚信。
张吉英创业伊始,有一次,一位乌鲁木齐客商订了4万元雨伞。“我按照约定时间交货,而这位客商却迟迟没有给我打款。”张吉英回忆道,那时4万元对她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其中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眼看配件供应商的还款日期就要到了,张吉英咬咬牙,找亲朋好友凑了钱,将货款全部结清。“我爸爸曾经告诉我,刚开始做生意可以和供应商谈价格,但一旦谈好价格,就不要赊欠供应商的钱,哪怕一分一厘。”张吉英将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里,用行动践行着“以诚为本、以信立人”的经营理念。
“星宝伞业”店铺内产品琳琅满目,更新非常快,这也离不开每位配件供应商的支持。张吉英说,开发了新产品,配件供应商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星宝伞业”;当材料供不应求时,他们也会优先把产品供应给“星宝伞业”。
真诚回馈社会 热心公益事业
在“星宝伞业”店里,墙上挂着许多荣誉证书:义乌市2017年度十佳诚信经营户、金华好人……在义乌经商数十年来,张吉英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她热心公益事业,为留守儿童及孤儿院孩童发放雨伞、扶贫救灾等都有她的身影,爱心捐款达100万元
十年前,张吉英在参加企业管理等课程培训时,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颗愿意帮助他人的善心。于是,他们20多人自发组建了一支民间爱心团队,资助全国各地的困难孩子。“开始的时候,大家分别捐五千元至一万元,积少成多,一年凑上20万元。后来我们的公益事业越做越大,帮助的人群也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大家一年能攒足400多万元爱心基金,捐款最多的人一年捐20万元。”
除了捐款,张吉英一直坚持每个月两次给山区的孩子们寄去书本、衣物和雨伞等物品,不管工作有多忙,她每年都会挤出时间,亲自走进云贵川等贫困地区实地探访。张吉英还会给孩子们发放字帖,让他们学着写正字、说正话、做正人。
在张吉英的桌子上,记者看到有一只被细心整理好的文件袋,文件袋里是孩子们寄给她的一叠厚厚的回信和明信片。从事公益事业以来,张吉英一直以非常低调的方式默默帮助他人,截至目前,她已经捐助雨伞1万多把、爱心款100多万元;她还积极参与“共享雨伞”“中国梦童伞”“小农夫·大视界”“追梦爱心书包漂流”“环卫工人爱心年夜饭”等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