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让警徽熠熠闪光

——第三届义乌市道德模范吴承良的故事

吴承良生前在做报告

▢ 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文/摄

2019年8月9日,是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原大队长吴承良从警一生的终点。

当天下午2时,吴承良因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49岁。但他警帽上的警徽,并没有因此而暗淡。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忠诚担当,一名基层民警的优秀品格和务实作风,让这警徽愈发耀眼。

拧在哪里 就在哪里发光发热

“你愿意学,我教你。”同事叶燕君至今仍记得吴承良对他说过的话。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叶燕君告诉记者,吴承良表面上看起来严肃,实际上是个很幽默的人,“轻讲要重听”是他说过最多的话。

“他总说一份案卷最能体现一名民警的责任心。动辄几百页的案卷,他每次都仔细看完,认真审核把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王骅说,在同事看来,吴承良业务精湛,是法制战线上公认的标兵,是全局的法律业务骨干。在吴承良的办公室里,最多的就是各类案件卷宗。

1995年,吴承良从杭大法学系毕业,警察便成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从基层派出所民警干起,吴承良先后在法制、经侦等部门工作,历任义乌市公安局上溪派出所民警,法制科民警、副科长,法制大队大队长,防火指导大队大队长,经侦大队大队长。吴承良从警的20多年里,先后10余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两次荣立三等功,曾获评义乌市优秀共产党员、义乌市先进工作者、全省公安优秀教官、金华市“最美警察”、浙江省“千名好民警”。

2019年9月,吴承良被金华市委追授为“金华市优秀共产党员”,金华、义乌市委相继作出向吴承良学习的决定。2019年10月,公安部追授吴承良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吴承良以鲜活的事迹、无畏的精神,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用钢铁般的意志、磐石般的忠诚,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火热的心 装的都是百姓

“很痛心!很自责!我不该经常去麻烦吴大,总觉得是因为这事让他太操心、劳累了。”得知吴承良不幸离世,52岁的王红仙悲痛万分。

6年前,江东街道居民王红仙在一起金额巨大的经济纠纷中损失数千万元。为此,王红仙曾一度天天到经侦大队“报到”,每一次吴承良都耐心接待,用专业的法律业务能力为王红仙提供帮助。久而久之,王红仙对吴承良是彻底服了。“他让我看到,公安机关是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努力的,我很信任他。”王红仙抹着眼泪说。

“大队长经常加班到深夜,遇到重大任务,他总和我们一起办案,就是想为老百姓多做点事。”同事陈小龙说,在办理某村涉嫌串通投标案时,由于缺少办案经验,他有些手忙脚乱。吴承良了解情况后,多次组织现场会进行指导分析研判,还一同参与收网行动。

吴承良还是一名公职律师。多年来,他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牵头制定了近百项办案指南、执法提示及操作规范等,方便民警日常工作中碎片化学习。在他的牵头下,市公安局成立了公职律师工作室,为基层执法办案单位以及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建议。

总是“爽约” 却是家人的骄傲

“父亲又失约了。”2019年8月9日,对吴承良的儿子吴珂汉来说,原本是值得期待的一天。吴承良工作忙,陪儿子的机会很少。儿子考上大学后,吴承良决定弥补一下,陪儿子到外地旅游。

临行前的一个星期,吴承良的休假申请得到了批准。这是一次父子都期待已久的行程,机票和酒店都订好了。但临行当天,吴承良又“爽约”了,他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句话都没来得及留下。“做好涉案人员、警情、案件、涉案财物等执法管理工作。”这是他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仍是关于工作的。

“他去世前一周,原本有人约我们去北山露营的,但刚好我加班没能去成。”吴承良妻子何婷告诉记者,与吴承良结婚后的日子,两人都有各自工作,总是聚少离多。“习惯了晚上为他留灯,习惯了在家过节假日,习惯有他的日子。”如今,吴承良一家依旧每天为他亮灯,却再也等不到这个晚回家的人。

2019年高考,儿子吴珂汉被上海海事大学录取,所学专业也是父亲当年就读的法学。“想追随父亲的脚步,从事这一相关职业。”父与子的传承,让这个破碎的家庭多了一份安慰和寄托。而同样被传承下来的,还有吴承良一路带出来的好家风。

2020-08-05 ——第三届义乌市道德模范吴承良的故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2392.html 1 3 让警徽熠熠闪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