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生

分类“大侦探” 破“案”真能干

苏溪油碑塘村有个探查生活垃圾来源的“福尔摩斯”

金群仙(左)检查垃圾分类情况

▢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文/摄

本报讯 “这几天村民投放垃圾情况怎么样?哪几户没有好好分类,我再去提醒一下……”8月3日上午,苏溪镇油碑塘村专职女委员金群仙来到村垃圾分类亭,与垃圾分类监督员聊起近期村里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盛夏酷暑,高温依旧。在烈日的炙烤下,金群仙没有停下巡查的脚步。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除了在垃圾分类亭边“蹲点”,金群仙还化身“福尔摩斯”,当起村内生活垃圾来源的“大侦探”。她边走边告诉记者,今年初,油碑塘村开始试行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模式,对于“撤桶并点”,有些农户一时不了解情况,仍然把垃圾扔到了原来大桶所在的空地上,还有些农户把大件的垃圾随手抛在了路边。

遇到这种情况,金群仙并不是简单地清理干净了事。“一些垃圾里面有快递单,我就通过上面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找到它的主人。有些无主的垃圾,我会通过回看监控锁定目标人物。”金群仙坦言,垃圾分类工作看起来是小事情,但刚开始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为此,村里的妇女成员组建了一支垃圾分类监督小组,除了带头做好自家的垃圾分类工作,她们还当起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和监督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引导,村民们逐渐有了垃圾分类的习惯,但收效并不明显。金群仙开始认真分析原因,村里户籍人口有836人,流动人口则有8000多人,宣传好一批,又新来了一批,这是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好习惯常抓不懈才能养成。”于是,她尝试着通过乡音“大喇叭”、“党建+单元”三级作战塔群宣传,并联合驻村的城管队员每天在村内巡查,上门进行劝导。现在,除了宣传引导,油碑塘村还有了相应的“惩罚”对策。

前不久,外来人员冯某进油碑塘村发广告名片,被“逮”了个正着,村两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冯某也接受了在村里当半天垃圾分类监督员的“惩罚”。“发现一次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我们会进行劝导;遇上屡教不改的,还有一些行为比较恶劣的情况,执法部门会对其进行处罚。”金群仙说,截至目前,村内已有十几人因垃圾混投乱扔而受处罚。

金群仙的身影每天都会出现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在她的手机里,有十几个村里的工作群,每天她都会在群里发一些垃圾分类不合格的照片,时刻宣传和督促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久而久之,村里的住户都被她“福尔摩斯”般的破案神技折服,开始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准确投放各类生活垃圾,助力美丽城乡建设。

2020-08-08 苏溪油碑塘村有个探查生活垃圾来源的“福尔摩斯”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2557.html 1 3 分类“大侦探” 破“案”真能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