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龚盈盈
本报讯 近日,稠江街道兴业社区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在稠州西路和戚继光路交叉口的人行道上有几处破损,工作人员立即用手机拍摄了现场照片上传至社区工作群,并联系了市政施工队。随后,社区将该情况上报给街道建设办;另一边,施工队立刻来到现场进行修补。这是稠江街道建立零星应急类工程快速修补机制,高效推进城市大提升“百日攻坚”的一个场景。
“以往,如果发现此类涉及市政工程问题,社区要先上报街道,由街道建设办到现场核实,测算费用后再联系施工队进场施工,整个流程至少需要2-3天时间。”兴业社区党委书记沈财昌告诉记者,现在有了这个新机制,发现有需要修补的地方或者上级有派件下来,社区可以自己找施工队,街道跟踪审计,现场看过之后马上可以动工,问题基本上当天就能解决。
自城市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稠江街道积极开展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及园林绿化养护整治行动,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同时,相应出台了《2020年零星应急类修补工程费用结算相关规定》,在11个社区建立快速修补机制,加快零星应急类工程的维修进度,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基础。
该规定明确,在同一个施工点位施工且费用在3万元(不含)以下的零星应急类修补处置工程,由所在社区统一安排,队伍由各社区组建,可以街道年度标名义,以点工方式结算,人工、机械、材料等发生费用由社区、派驻社区跟踪审计共同考勤计量,根据小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按实结算。
截至目前,针对辖区存在的道路、市政设施破损等“管理盲区”问题,稠江已完成修复超过2000起。其中,修复沥青路面425平方米、混凝土路面13933平方米、侧石596米、人行道小方块1195平方米、绿化12250平方米、补种草皮1870平方米等。
“有了快速修补机制,上午事件上报,下午修复完毕,消除了不良影响,改善出行条件,美化市容环境,切实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稠江街道建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速修补机制既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也可以降低工作成本,更提高了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真正做到“高质量、高效率”刷新城市面貌。下步,稠江街道还将进一步补齐短板,提升创建水平,快速修复机制不仅在城区深入展开,还将向乡村延伸。通过全面排查薄弱环节,确保辖区市政、农村环境卫生管到位,不留死角,助推美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