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成立专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工作,引领公民树立节约意识,拒绝餐饮浪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便响应党中央的要求,纷纷出台加强制止餐饮浪费的相关政策、开展光盘行动等,期以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这一不良现象。但是,“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还尚未在全社会树立起来,许多地方的餐饮浪费现象仍频频出现。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为何“舌尖上的浪费”仍屡禁不止呢?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也存在“好面子、讲排场”的一面,这成为了餐饮浪费乱象的罪魁祸首之一。婚宴接待、商业宴请、公款请客、自助餐饮等酒宴都是粮食的大浪费之处。鼓励消费不等于鼓励浪费,一粥一饭都应思其来之不易。
尽管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但是我们仍要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中国的粮食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肉类、豆类等食物仍需要依靠大量进口得以维持充足的供应。而在蝗灾、水灾、旱灾、台风之上,今年还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不易,粒粒皆辛苦,颗颗需珍惜。另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更是向我们敲响了“节约粮食”的警钟。
加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立法,完善约束性措施和惩戒机制,使监管者的管理和整治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力有所逮。但是,加强管理到位并非根本措施,拒绝餐饮浪费需要人人牢记于心,积极践行。每位公民都应做到:珍惜粮食,按需点餐,按需取餐,剩菜打包,拒绝铺张,健康饮食,餐餐光盘,绝不浪费,说到做到。
“拒绝浪费,文明餐饮”这一意识应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与习惯,从源头上制止浪费粮食之风,进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
杨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