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更是“巾帼”赛“须眉”

赤岸镇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

巾帼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垃圾分类。

朱店村巾帼志愿者给村里老人洗脚。

“大娘啊,餐巾纸是其他垃圾,放进黑色桶里;矿泉水瓶是可回收物,放在蓝色桶里。我再重新操作一遍,您看看好不好区分。”10月21日上午,赤岸镇朱店村妇联主席、村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朱兰君身穿红马甲,带着垃圾分类宣传册,一家一家上门指导,手把手教群众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与朱兰君一起的,还有村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

在赤岸镇,每个村都有这样一个以妇女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她们不怕脏不怕累,她们来自基层,扎根于群众,她们是每个家庭的母亲、妻子、女儿,她们更成为活跃在城乡基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疫情期间的“好帮手”

“孩子不能停学,网课期间更要重视教育问题,大家有需要就来村办公楼,村里免费为孩子们打印学习资料。”2月初,赤岸镇薛乔村的大喇叭里传来亲切的声音,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张莲芝一遍遍反复告知村民们,村里有可提供的各种服务。

“孩子要学习,但新书都还没发到手,老师的课件已经传上来了,为了方便孩子学习,肯定要打印纸质课件才行。”薛乔村村民吴女士说,她的孩子刚上高三,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村里的服务帮了他们大忙。说起为何会想到免费提供打印服务,张莲芝说,防疫期间不停学,孩子在家学习的问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解决了,却没有纸质稿做作业,用电脑还伤眼睛,想到自家孩子也有这样的困扰,所以村委商量了下,决定充分利用村里的打印设备,为学生们打印学习资料,既方便学生学习,还能减少人员流动,一举两得。

南青口村巾帼志愿者深夜把热腾腾的汤面送到执勤人员手中,上吴村巾帼志愿者为弱势群体送去生活物资,赤岸二村巾帼志愿者为老人送口罩并教他们如何佩戴……疫情期间,赤岸镇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在家能照顾老小、准备美食,出门还能清理垃圾、打扫卫生,不放过卫生死角,不给细菌滋生的土壤,疫情这面镜子照出了赤岸“巾帼”队伍的细心、贴心和用心,正因为有她们,才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温暖,让疫情期间每个寂寞的角落都能洒进阳光。

为村民提供“保姆式”关怀

相比疫情期间的事无巨细,如今,这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依然在每个村庄里闪闪发光。朱店村70多岁的老人朱德芬一生未娶,孤寡多年,是村里的低保户。这几年,朱德芬身体越来越差,甚至瘫痪在床。了解到老人的情况,村巾帼志愿者队队长朱兰君自告奋勇每日上门探望,为老人换洗衣服、送餐,组织巾帼志愿者们上门帮老人打扫卫生,请专业人员上门理发,从头到脚,只要是朱兰君能想到的服务,朱德芬老人都享受到了。

“巾帼志愿者队伍里的成员都是我们村最勤快的人,有会做好菜的大厨,有懂推拿的技师,还有家政达人,谁家有什么需求,基本都能帮上忙。”朱兰君说。朱店村巾帼志愿者队伍共有成员16人,1名党员已经退休,却依然坚守在服务群众的一线,参与到该队伍中。不仅如此,这支队伍还成为新时代大妈宣讲团,她们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知识。朱兰君说,面对面宣传,手把手教导,是效率最高也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记者了解到,巾帼志愿服务队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路口劝导、文艺表演、文化走亲等等,在赤岸镇,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共有43支共860多人,每个村队伍里都有近20名成员参与活动。今年以来,赤岸镇通过文艺表演、入户宣讲、“三句半”宣传的方式,组织巾帼志愿者参与培训近40次。

“妇女在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以及一座城市中的地位非同寻常,通过她们参与社会活动、入户宣传的方式,能有效将垃圾分类知识、文明创建理念、新时代文明实践意识灌输进每一位家庭成员心中,提高大家的参与度,从基层往上辐射,助推美丽城镇建设越来越好。”赤岸镇妇联主席杨锦霞表示。

2020-10-22 赤岸镇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1196.html 1 3 更是“巾帼”赛“须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