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文/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中的这个交通标识代表什么吗?”“在路上如果遇到了大货车,你该怎么办?”“小朋友们平时坐车会系安全带吗?”12月1日,在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义乌交警部门教官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堂直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
当天,“上下学接送区”建设工作部署会也在实验小学召开,我市公安、教育、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交通、自规等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学校校长、分管领导,围绕我市25.8万余名在校学生的上下学接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会上,实验小学、北苑小学、大陈中心校校长分别介绍了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的“上下学接送区”及校园周边交通疏导方案,供各校学习借鉴。
实验小学共建设3个上下学接送区,接送区内设遮雨廊、休息桌椅、LED显示屏、防冲撞花箱、绿化隔离带等,按功能划分成家长等候区、学生放学区和学生休息区,给学生、家长打造安全舒适的接送环境。学校还通过错时放学、多门放学、定点放学,采用智能化放学显示系统等方式,规范上下学管理。
北苑小学早上到校通过前置导流、固化动作、破解堵点、指挥到位等措施,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确保学校出口畅通;下午放学通过摸清底数、精准放学、服务到位等举措,让车库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同时通过多方联动,确保了上学、放学时间的交通畅通。
毗邻大陈小学有3所学校,他们从上下学时间着手,利用时间差,实施低、中、高三个年级错时分批放学。“微循环”交通疏导方案的实施,基本保证车辆能在3分钟内驶离学校周边区域,有效解决了集中放学带来的交通压力。
市教育局局长叶国江介绍,今年初,市教育局提出建设校园“上下学接送区”项目,并在实验小学、江湾小学、新丝路学校等开展了试点工作。根据“一校一策”思路,如今,我市制定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校园周边交通疏导方案,建设了一批“上下学接送区”,通过合理规划,缩短了孩子从下车到进校门的步行距离,减少了家长不必要的等候时间和违章停车的风险,更减轻了学校周边,尤其是校门口的交通压力,从而保证了学生上下学的高效与安全。
据悉,目前“上下学接送区”项目已列入2021年教育局重点工作,计划2021年推进27所学校接送区的建设。接下来,各校将精心设计接送区,不断挖掘接送区的内涵和外延,把接送区打造成展示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家校社沟通的创新样板,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