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徐超 文/摄
4月底,廿三里街道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千亩早稻全部播种完成,进入农闲时节,但合作社理事长虞东红却没有空闲,他一会儿去检修、维护机械设备,一会儿又到大棚里与妻子研究秧盘的科学化培育。回首创业历程,虞东红坦言,起初他对农业并不感兴趣,觉得和水稻打交道没多大“出息”,直至2005年才开始从事农机租赁服务,经过农忙时节两个月的忙碌,竟然换回一笔不小的收入。“2006年,我成立了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觉得今后农业必定是一个有奔头的行业,所以就沉下心来搞农业了。开始时,我以农机服务为主,后来慢慢开始种植水稻等。”看中农业市场的广阔前景后,虞东红在农业的天地里一干就是15年。
天道酬勤,星光不负赶路人,虞东红的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6名社员发展到现在的百来名社员,粮食种植面积也从五六十亩扩大到8500多亩。为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植模式,虞东红积极筹措资金,添置了各种新型农机具,合作社里的农机“队伍”越来越庞大,育秧、翻耕、插秧、收割、烘干、大米加工等整套流程基本实现机械化运作,在提高种粮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种粮成本。
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虞满兴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种田,都是牛耕田,打个谷子靠人工,还要人工晒干,而现在,这些已经全部都机械化啦。农忙时来这里帮帮忙,农闲时去外面打打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浙江好稻米金奖”“浙江农博会优质产品金奖”“义乌名牌产品”……多年来,飞扬农机合作社生产的大米已小有名气,但是虞东红并不满足于现状,近些年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开发农耕文化,做活传统农业。2020年6月,依托飞扬农机合作社稻田自然基底的“华溪谷”美丽田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与廿三里街道“美丽城镇”打造相结合,总用地面积约2025亩,一期已完成入口景观改造、农机总动员、创意集市等项目,以文创体验为特色,融入美学、科技等元素,打造特色创意体验田园,将农村变成景区,把田园变成乐园,让百姓在发展中受益。
“现在着重以农业的第三、第四产业开发为主,比如我们搞的研学这个方向,就是跟教育、旅游结合起来,把事业搞得更红红火火,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出一把力。”谈到未来的发展,虞东红说,让农村美起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这是他为之努力奋斗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