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王佳丽
本报讯 为迎接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5月10日下午,义乌市星光实验学校演播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全市6个镇街的近200名残障人士欢聚一起,观看一场免费的爱心无障碍电影《大火种》,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这是我第二次体验无障碍电影的模式,感觉很棒,解说非常精彩,这个福利最适合我了。”现场,来自江东街道马村的视力障碍人士马坤洪开心地说。十几年前,马坤洪患上视网膜色素性变导致双目失明,在那之后便与“看电影”无缘。去年,市残联组织全市残障人士在怡乐新村观看无障碍电影《流浪地球》,马坤洪第一次感受到了无障碍电影的魅力。
“有趣、生动、有画面感,我到现在还对这部电影回味无穷。”马坤洪说,他从事中医推拿工作,平时没有时间和条件看电影,更对客户口中的热门影片一无所知。但说起《流浪地球》,马坤洪就能滔滔不绝地参与话题。前几日,听说有无障碍电影可以免费观看,马坤洪毫不犹豫报了名。
据了解,本次“观影无障碍,志愿暖人心”专项活动启动仪式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市委、市残联、江东街道、市场集团、市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现场,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贴心的观影服务。“今天我们共来了21名志愿者,大家都有着丰富的服务残障人士经验,希望他们观影愉快。”一名志愿者表示。
记者还了解到,无障碍电影《大火种》的制作背后,还有一个暖心插曲。《大火种》是由浙江师范大学“我是你的眼”无障碍电影制作协会“耳蜗”项目团队负责制作。2015年底,该协会负责人在一次盲人推拿店的体验中了解到了盲人特殊的观影需求,于是突发奇想,开始了无障碍电影的创作历程。从最开始的粗糙、稚嫩到如今的娴熟、高品质,该团队在经历五届的经验与技术传承后,创作的无障碍电影质量越来越高,协会参与电影制作的学生多达600人,创作的无障碍电影作品达到了200多部。
“每一部作品,我们都要花费200多个小时的再创作过程,通过盲人朋友的视听反馈,来一步步完善,从而让作品呈现的效果越来越好。”“耳蜗”项目负责人胡凌鸣表示。如今,该团队共有70多名成员,他们制作的无障碍电影包括盲人小朋友爱看的动画片、成年人爱看的科幻片以及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红色电影等等,以各种题材满足不同盲人群体的多元需求。
“残障人士对无障碍电影的呼声比较高,参与感更强,接下来我们会多举办此类公益活动,让更多残障人士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市残联还召开了一场无障碍观影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培训座谈会,推动更多志愿者参与到无障碍电影制作活动中,并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将该福利辐射到更多的残障人士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