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互联网+”模式,对中小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并建立视力健康档案……说起提升眼视光行业服务技能,助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义乌市视力矫正研究会会长刘宏图滔滔不绝。
2005年,刘宏图从温州来到义乌从事眼镜行业。在他的主导下,2016年,组建了一支具有视力验光技术人员、镜片科研人员、视力矫正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团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会出现近视、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近视、怎么防止近视发生发展和已经近视了怎么办?”刘宏图告诉记者,这些年,在义乌市科协等部门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视力矫正研究会为青少年提供眼视光科普宣教、近视防控、视力检查、视力矫正及视觉训练等公益性技术服务,例如特邀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涂昌森,为全市120名校医授课,宣讲“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知识”;又邀请中国关工委近视防控专家刘康苗博士,为绣湖小学1800名师生,作了“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科普”讲座等活动,旨在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今年,视力矫正研究会组织“健康护眼”科技志愿者,先后走进绣湖、后宅、上溪、大陈等中小学,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视力筛查工作,目前已完成筛查32200人次。并建立电子档案和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健全《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与此同时,刘宏图自筹资金研发“轻派筛查系统”,经过多次迭代升级,由杭州轻派科技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创新团队联合出品,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可以建立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对视力下降问题会发出近视预警,对近视加深和视功能问题进行随时随地的视力预警防控,对视力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
“如今,低年龄段近视问题比较突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增长快速升高,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升高到六年级的59.0%,初中阶段从初一年级的64.9%升高到初三年级的77.0%,小学和初中阶段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刘宏图说,在近视总数中占比达到21.9%,由于高度近视是致盲性眼病之一,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
刘宏图告诉记者,2016年,在义乌科协、民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义乌市视力矫正研究会成立,目前拥有会员210余名,为全市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积极干预,建立规范的视力发育档案,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为义乌科协团体会员单位,协会发展的每个阶段,义乌市科协都给了大力支持,并以义乌市仁和眼视光技能职业培训学校为平台,开展眼视光行业的从业人员培训。同时每年对义乌市三十多所中小学校的数万名学生进行视力筛查。
为了改善义乌市弱势群体定配眼镜的困难,他还开展为期五年的捐献活动,捐献给义乌市红十字会价值100万元的近视、老花眼镜2000副。他还组织乌克兰眼科专家与义乌市眼科专家召开研讨会,交流分享国际前沿新技术,着力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的科研成果。
眼下,我市针对学生近视问题越发重视,对眼视光行业服务技能人员人才需求大。“近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大力推进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迫在眉睫。”刘宏图说,“我们要好好爱护‘心灵的窗户’,义乌科协出台了《义乌市儿童青少年‘健康护眼’工程实施方案》,将有序推进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全媒体记者 卢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