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陈健贤 文/摄
“嘀嘀嘀……”近日凌晨4点45分,位于市排水公司一楼的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发出警报,突发的暴雨天气使义乌江水位达到了预设值,江东路部分路段出现积水。此时,在运维部待命的工作人员徐振宇接到了“智慧排水”调度中心发来的雨水应急处置派单。不到10分钟,几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并开始应急处置,在早高峰到来前将险情处置完毕。据悉,这是市排水公司“智慧排水”调度中心本月发出的第6个雨水应急处置工单。
精准化防汛:从“等雨来”到精准监控
“每到下大雨的天气,丹溪路与西城路岔口就容易出现积水,影响行车安全。因为该路口下方是城中河,受瓶颈限制,大雨天无法及时泄洪。以前,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天气预报,一旦预报要下大雨,工作人员就要去这个路口‘候场’,及时处理路面积水。”市排水公司运营安全部经理金东君告诉记者。
2014年,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成立,主要负责我市污水管网的运维。2020年4月,市排水公司在接管运维全市污水管网的基础上,陆续接管运维全市近800公里的雨水管网。在短短两个月内,市排水公司就对我市城区雨水管网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性排查。这样的易积水路口在城区范围内就多达26个,靠“等雨来”监管这么多路口,不仅费时也费人力。
为更好地实现雨水管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做到雨水险情精确预警、及时出动、迅速处置,市排水公司在全市雨水管网部分节点设立了26个在线监测点、54个雨量监测点,实现了对城市积水点液位、降雨量、河道排口水位与流量状况的在线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与存储。同时,市排水公司不断完善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去年6月完成了平台中的“智慧雨洪”系统建设,该系统具备汛情数据分析能力。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不断自动积累易积水点的历史数据,同时结合气象预报数据、GIS数据、SCADA监测数据等,缜密分析,提前预判,发布预警,建议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全力保障我市雨水管网运行正常。
记者在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上看到,26个在线监测点、54个雨量监测点的数据都能实时更新。金东君说:“这里就如同一个‘智慧大脑’,各个监测点一旦发出预警,平台就会发送信息到区块责任人手机上,他们将第一时间赶往处置,不需要在路口‘等雨来’。今年入汛以来,雨水天气多,且出现多轮强对流天气。‘智慧大脑’在今年防汛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业化防汛: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数字化让防汛更精准,与此同时还需要应急抢险队伍让防汛工作更专业。截至目前,市排水公司已完成7个运维部10支应急抢险队伍的整备,专业应急抢险队伍达到60人,24小时待命。队员们不仅负责城区应急抢修,平时还要开展雨水管网巡查、清捞、养护等工作,确保我市平稳度汛。
今年4月,市排水公司组织开展2021年度防汛应急演练。演练共分管道封堵、管道疏通、道路积水排除、强排、挡水板引流5个项目,包含了排水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加强作业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方面有很大作用。应急演练开始后,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发出预警信号,同时接到巡查人员报告,商城大道与拥军路岔口出现险情:管网发生坍塌,雨水管道无法正常排水,路面积水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市排水公司即刻启动三级应急预案,防汛演练小组接到险情汇报后,立即安排抢险人员前往现场开展抢险作业。经过各抢险任务部门的联动作业,管网恢复正常,同时雨势减小,未发现有新的险情,防汛演练小组随即关闭应急预案。本次演练圆满结束。
“像这样的大型防汛应急演练,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今年已经对全市应急抢险队伍集中开展培训3次,每支队伍分别举行了一次防汛演练。”金东君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加强汛期应急处置能力,除了队伍集中培训,公司还不断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目前已有的应急抢险车、强力排水泵等排水设施可达到5000吨/小时的排水能力,能及时有效解决市域排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