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版:特刊-50

党建引领监管 铆足干劲争流

打造红色引擎 助推市场繁荣

近日,来自山东的客商吴先生来义乌采购电讯器材,通过义乌市场信用APP搜索比对,发现王国田的商铺被评定为“五星级”,而且王国田是一名党员,便选择其作为交易对象。“和党员做生意,我觉得很放心。”吴先生说。

诚信,是义乌市场繁荣发展之本。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市场信用与党建深度融合,首次尝试在市场信用建设中植入党建元素,为党员身份赋分,把市场党员的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情况纳入加、扣分项目,将党建元素转为信用资产,激励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获得感,焕发党群活力。得分作为党员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在市场信用APP上公开公示,成为客商选购商品的重要参考,让党员争星有动力。

近年来,该局积极探索将标准化理念引入党建工作领域,以“标准化规范+数字化手段+多元化服务”为抓手,高水平打造“党建强、市场强”的义乌样本,提升市场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标准引领,系统谋划,全面推行“六个一”党建工作方法,探索建立市场党建“十二条标准”“亮牌经营”“党员联摊”等制度要求,创新提出市场党员“十不”守则、“十条红线”,推动市场党组织和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同时,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党建工作精细管理、高效智治。全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党建”平台和义乌市场信用APP,将党建元素转化为商户宝贵的信用资产。2019年,该款APP荣获全国“试点推广项目”。

与此同时,充分借力党群共治体系,推行“市场吹哨、部门报到”标准化工作机制,集成市场监管、市场主办方、税务、公安等“红色力量”,常态化开展“三服务进市场”行动。目前,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问题及建议1172个,解决1097起,帮扶企业维权358起。

党建引领监管 铆足干劲争流

走市场、进饭店、入企业、到药房、下社区,投身抗疫一线,落实防控措施,宣传服务群众……

近年来,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纵深推进“红盾巷战”,创新开展红盾助企服务新模式,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战中取得优异成绩。

◉聚焦自贸区建设 提升改革“执行力”

仅需一份书面承诺书,就允许办企业做生意。义乌市万悦酒店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业光没想到,在义乌做生意居然可以这么便捷。

一项小小的改革,打动了很多来义乌的创业人。为高质量推动我市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今年3月,市场监管局牵头,在全省自贸区内率先开展涉企经营许可“承诺即入”,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在义乌投资的便利化。目前,首批14个部门共43项涉企许可事项已实现一表填报、即审即办、当场办结。同时,市场监管局还配合上线自贸区数字地图,自贸区内企业注册即自动生成自贸区标识。

一系列便利措施下,义乌自贸区企业呈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5月,自贸区内新设企业10860家,同比增长250%以上;自贸区挂牌以来累计新设企业15380家,为上年度同期新设量的3倍。

◉护航高质量发展 提升政务“服务力”

“通过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申请外观专利,不但费用省,从申请到获得授权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义乌市雾语饰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龚宾山说:“市场监管局到公司走访,介绍了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后,我们发现原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么方便!”作为一家饰品研发企业,该公司在2020年通过义乌市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申请了70余件外观专利,企业知识产权水平获得了飞跃性的提升。这是义乌市场监管局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引领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先后落地国家日用小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义乌)、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平台,为义乌本地企业的品牌、质量、标准发展提供支撑。

通过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确权维权、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开展质量帮扶提升产品质量、制定高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义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5家企业制定了40项“浙江制造”标准,今年上半年“浙江制造”标准拟立项数位列金华各县市区第一。今年共为企业减免检测费87万余元,提供实验室开放服务428家次。目前国际商贸城共有3.7万个商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亮标,亮标行业实现全覆盖。

◉倾情惠企便民 提升民生“保障力”

在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三服务”2.0版,把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稳步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民生实事工程,目前265台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已通过招投标确定了评估服务机构;建成放心消费单位1691家,放心工厂482家,放心消费商圈(街区)3个,其中包括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722家;完成全市第二批1家专业市场和4家农贸市场“五化”改造工作,11家新(续)创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在苏溪镇成立全省首个联合卫健部门、药企创设的药事服务站;在赤岸镇上线“码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打造食安工作全流程智能闭环系统,提升群众满意度。

管住小微权力 绘就清廉底色

“今天来想了解一下工作人员的日常检查情况。”日前,市场监管局机关纪委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内一家餐饮单位,向监管对象详细了解监管人员是否存在不作为、不文明执法等行为。“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治理,不能关起门来搞”,类似这样的调查走访,在市场监管局还有很多。

基层站所与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而市场监管局的工作量大面广,几乎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基层站所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建立了“廉政家访”“廉政座谈会”“廉政合约”“干部+雇员”微管理机制等,共排查廉政风险点91个,制定整改措施285条。

在强化治理同时,市场监管局还通过打造品牌培厚清廉沃土。鼓励辖区所建立自己地标性的廉政文化品牌,比如稠城所的“绣湖清风”、苏溪所的“一鹭青莲”、佛堂所的“古镇新风”、后宅所的“德胜敢当”、义亭所的“五亭廉韵”……廿三里市场监管所的“华溪清泉”廉政文化品牌,还成功入选金华市首批基层清廉建设示范单位。

同时,市场监管局抢抓数字赋能,成为全国36家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以“规范化+数字化”推动工作流程再造,实现工作职能颗粒化分解、数字化转型,以智治消除监督检查权力中可能存在的寻租空间。

全媒体记者 王婷

2021-07-0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35369.html 1 3 党建引领监管 铆足干劲争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