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版:特刊-52

文旅局:文旅融合发展 共享美好生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的重大战略举措。

着眼于让优秀文化“立”起来、“活”起来,近年来,我市深挖文化资源富矿,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大文章,通过文旅广融深融,大力促进文旅消费升级和潜能释放,创新精进,利他共赢,各种新生态、新模式、新产业链等在文旅融合的步伐中快速兴起。

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这个‘幽灵’出自《共产党宣言》,既是共产主义,也是社会主义……”

这是日前红色话剧《共产党宣言》在市文化广场上演的经典一幕。台上,演员专情投入,台下,观众座无虚席。为突出红色文旅,致敬建党百年,今年以来,义乌市文化馆、义乌市博物馆引进各类高质量演出、展览、讲座、雅集、沙龙等近200场。

为给留义外来建设者献上丰富的节日文化大餐,为商城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市文旅局安排了40场免费的精品戏曲演出,增进了邻里和谐、亲朋感情。

此外,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学到专业知识,今年,文旅局开设了“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这个活动,简直办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里。”学生家长纷纷表示。目前,首批公益课程已经圆满结束,接下来还将陆续开设公益课程。

5月7日,《义乌高华》经过两年时间的打磨与观众见面,借多元艺术形式串联起义乌改革开放以来栉风沐雨、敢为人先的光辉历程,这是义乌婺剧团为建党百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义乌高华》也被列入2020年浙江省舞台艺术重点题材扶持项目。

与此同时,文旅局开展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丰富了义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三五”期间,图书馆扎实推进免费开放,年接待读者五万余人次,每年开展“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讲座、展览等活动,积极开展全民阅读,通过“组、分、管、制”建设了乡镇、村、社区分馆,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设施,实现文化惠民全覆盖,使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传统文化成果丰硕

文旅融合的要旨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旅游中注入文化之魂,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点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推动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桥头遗址会说话。桥头遗址为一处环壕聚落遗址,遗址的东、南、北三侧为人工挖掘的环壕,西侧被河流冲刷破坏,中部为略呈正方形的不完整台地。中心台地上山文化地层及遗迹中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存在多处陶器成组置放的“器物堆”或“器物坑”。两座上山文化中晚期墓葬M44、M45,墓主骨骼保存均较为完好,为浙江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墓葬。

该遗址在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重点项目和“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202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市已完成100个文化元素梳理,尤其是2021年国务院于6月10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这也是我市第三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让传统文化彰显出时代魅力,让时尚文化折射出古风古韵,义乌成果丰硕的传统文化开掘,生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文旅融合新故事。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不断促进文化和体育深度融合,积极寻找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广融深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以品牌化思想筹备红色主旋律活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举,让我市文化和体育事业绽放出勃勃生机,迸发出无限活力。

清晨,伴随着第一缕朝阳,我市300多名跑步爱好者集结在义乌植物园智慧跑道,以晨跑的形式向新的一天跨步迈进,留下铿锵足迹。

如今,我市各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4月17日,2020年—2021年义乌美丽乡村精品线200KM分站越野赛在佛堂镇倍磊圆满落下帷幕。活动历时7个月,涵盖10个镇街,186天的时间里,全程共计约200公里,参与人数达6000多人次。

这是一场越野赛与美丽精品线的邂逅之旅,也是义乌全民健身的一场狂欢,充分依托国际商贸城的优势,大力发展了体育产业。

张阿姨说:“我是义乌文体事业变化的见证者,这几年,新建的体育馆宽敞明亮,现代感十足,文旅组织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参与其中不仅心情愉悦,每天还都充满正能量,而且身体也是越来越年轻,脑子也转得越来越快了。”

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展望‘十四五’,义乌市文体事业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再次踏上追逐‘新梦想’的征程,立足对标全国先进水平,建设文体强市,增强文化自信,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全力实现文体事业新的更大的突破。”

全域旅游:实现更高品质生活追求

别具文化底色和乡村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是当前文化旅游业颇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亮点。义乌从依托商贸优势起步发展旅游,不断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目前已形成了商旅、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旅游格局,旅游呈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已成为义乌的重要产业。2020年,义乌市成功创建浙江省AAAA级景区城市。

为做好“诗”和“远方”的珠联璧合,城西街道将乡村振兴与旅游融合发展,把乡村生态资源、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集聚,开启了文化建设和旅游惠民新篇章。

“这里就是陈望道先生的柴房,在这间房里,他曾误把墨水当成红糖蘸粽吃……”6月23日上午,在城西街道分水塘陈望道故居,讲解员满怀深情地为前来参观的人员讲述陈望道的故事,“七一期间,前来参观陈望道故居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村现已成了旅游名村。”

与此同时,我市快速推进数字文旅、智慧文旅,彰显文旅内涵和厚重价值,让景区景点“看得清、听得到、可触摸”,活灵活现,精彩纷呈。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173.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3.22亿元,创旅游外汇1711.06万美元。

义乌全域旅游正以“产业深度融合,城乡一体发展,古今中外交融,全民共建共享”为目标,努力建设成国际知名的世界商务旅游胜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一带一路”游线重要节点城市。

云帆风正劲,豪唱启新航。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新时代的文旅融合行进在广阔天地,也必将绽放最美的幸福之花。

全媒体记者 卢丽珍 文/图

2021-07-0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35372.html 1 3 文旅局:文旅融合发展 共享美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