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清廉义乌建设在路上

巡察利剑再出鞘 巡察整改见实效

——我市深入推进巡察整改工作纪实

市委第四巡察组对佛堂镇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检查时,深入农户家里了解具体情况。

“大陈一村某党员欠缴的18.07万元别墅购房款至今未收回,你们要督促加快整改进度……”这是市委巡察组第一回访检查组在对大陈镇开展回访检查过程中提出的反馈意见。目前,大陈镇正在全镇范围内进行自查自纠,并持续开展整改中。

这是我市巡察机构做深做实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

巡察制度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2017以来,我市共开展了十一轮巡察,被巡察单位85家,村社544个。正是通过各轮巡察,揪出了不少“老虎”“苍蝇”,同时也及时发现了问题、堵住了漏洞、形成了震慑,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的势头。聚焦解决问题、强化制度刚性、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无疑让监督更有韧劲。

如何确保巡察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巩固巡察成果,避免“一巡了之”?今年以来,市委巡察组不断深化政治巡视,一手抓“发现问题”,一手抓“整改问题”,让巡察利剑更加锋利、联系群众的桥梁更加畅通、服务群众的纽带更加牢固。 

杀好“回马枪” 确保巡察成果颗粒归仓

“你有没有参与你们单位的巡察整改?”“你们单位对巡察整改是否重视?”“你对巡察整改结果满意吗?”……

这些都是市委巡察组开展回访检查的现场“画面”。

为防止巡察整改打折扣、走过场、搞变通,从6月中旬开始,根据“谁巡察、谁回访”的原则,市委巡察组建立4个回访检查组,开展了巡察整改“起底清零”行动,对第八、第九轮的整改落实情况和前七轮未完成整改事项进行“拉网式”回访检查,共涉及29家单位。

“一些单位存在‘过关’心态,认为巡察检查应付过去了就完事,整改也只是面上的整改。”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说,开展全面的回访检查,就是对没有整改到位的问题再整改,对没有见底的问题再深挖,对没有发现的问题再发现,推动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认真解决问题。

为了让真实问题暴露出来,在回访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通过查阅相关台账资料、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仔细对照整改情况报告,着重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情况、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落实整改“第一责任人”情况、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人员问责情况、资金追缴情况、建章立制情况等六项内容进行检查,共查阅台账资料356册,确保回访检查探出真实情、发现真问题。

与此同时,坚持群众路线,实地走访点位64处,谈话102人,把干部群众对整改的综合评价作为整改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组办会审制度,结合回访检查情况,巡察办会同巡察组利用两天时间,对328个未完成整改的问题逐个过筛、逐个过审,逐个提出分类整改意见。

据统计,截至目前,此次回访检查共推动了189个问题的整改,前九轮未完成整改139个,整改率达到了98.1%,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点穴”难点痛点 破解一线“疑难杂症”

巡察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察的效果还坏,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

用好巡察“利剑”,许多“肠梗阻”问题被一一化解。

福田街道拆除了洪界村在农用地上的18间违章建筑;

佛堂镇后塘村通过法律途径彻底收回加油站,经公开招租、网络竞价,以512万元/年成交;

恒风集团收回舟山海星外事旅游公司票款993.93万元;

水务集团针对涉及自来水安装公司的458个历史遗留工程问题,集团党委先后4次召开党委会,多次会同市纪委、财政、审计、城管委、北苑街道等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现已全部形成解决方案,1.528亿元应收款已回笼6786.3万元;

……

巡察过程中,市委巡察组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施展“点穴”招式,剑指群众反映强烈“痛点”问题,倒查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虚作为”行为,推动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以整改促进作风转变,疏通履职尽责的“中梗阻”,点“痛”变“通”。

各被巡单位坚持把高质量推动问题解决作为巡察整改的落脚点,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相继打出了一套套有声势、见实效的“组合拳”,切实解决了一批疑难问题。尤其是高度重视资金拖欠等历史遗留问题,据统计,前九轮共追缴、清退资金1.94亿元。

完善“长久立”机制 巩固提升巡察成果

巡察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通过巡察,关键要督促扎牢制度“篱笆”,强化标本兼治。我市全面和常态化的巡察,既解决了具体人和具体事的问题,也推动了全市聚焦制度漏洞、补足体制机制短板,完善“长久立”机制。

前九轮巡察过程中,各被巡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在分析研究巡察反馈问题的基础上,深挖制度之缺、管理之宽和落实之短,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共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137项。如在巡察前后,法院执行局发生了窝案串案,有多名干警、雇员被市纪委市监委留置,执行领域腐败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市法院在全省率先打造“153”执行款快速发放机制,在强制腾空过程中引入公证司法辅助机制,化解廉政风险,同时制定《案件执行顺序规范》,着力解决突出的随意执行问题。目前,已执结历史积案200余件、办结时间平均不到一个月,累计清退执行款3385笔9亿余元。苏溪镇针对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由红领青年兼任文书,银行工作人员担任报账员,引入律师团队对村社重大决策、合同协议签订开展法律咨询与合法性审查,长效机制建立后,提高村集体收入245万余元。佛堂镇瞄准问题根源,有序开展“三资”合同清查整改,重点围绕七类共性多发问题进行专项清理,共终止合同32份,修订完善26份,挽回损失484.4万余元。

循着民声去巡察,一个个动真碰硬找问题,一遍遍抽丝剥茧寻线索。据统计,前九轮巡察共发现问题7560个,移送司法机关31人,党纪处分235人,第一种形态处理2645人,宋某某等一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应声落马”,充分彰显了巡察利剑的震慑作用。通过一轮接一轮的“全覆盖、无盲区”巡察,让全市党员干部深切感受到了“监督就在身边、监督无处不在、监督无时不在”的监督氛围,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底线意识、红线意识。

“巡察整改越到后期,涉及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历史遗留问题,整改难度越大。”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委巡察办将继续开展巡察整改遗留问题督查检查,紧盯问题不放,对决心不大、行动迟缓、推进不力,整改不彻底、不到位问题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及时曝光、严肃问责,确保巡察整改落地见效,形成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的完整链条,实现市委提出的“以高质量的巡察推动义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2021-08-29 ——我市深入推进巡察整改工作纪实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50827.html 1 3 巡察利剑再出鞘 巡察整改见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