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你好,店门口的货架请及时搬进去,这个属于超门窗经营。”8月27日,市执法局廿三里大队执法队员在开元南街巡查时,发现某母婴店将一个货架摆在店门前展示,随即帮助店员进行整改。与此同时,执法队员在“一网通管”平台系统内勾选了异常项,系统自动对其扣除相应检查分。
眼下,随着城市管理进入精细化管理2.0版,“党建+单元”、“一网通管”、数字赋能等纷纷融入市容监管。这其中,执法部门通过“一网通管”数据平台,强化市容日常监管,让执法更便捷。
12分制,被扣信用分可修复
连日来,廿三里大队同步推进日常检查和线上“门前五包”签订工作,有序开展门前五包、户外广告、垃圾分类等“一网通管”专项检查,目前已签订线上门前五包113家。
据了解,“一网通管”实行12分制管理,商户未履行门前五包行为的,根据失信严重程度不同,将会被记1-3分的“日常监管分”。而“日常监管分”每扣满12分,将参照《义乌市信用监管实施暂行办法》对主体信用积分扣除2分。
据统计,廿三里街道近段时间就有海润超市等18家商户被信用惩戒扣分。从现场情况来看,扣分点大多为门前不洁、超门窗经营、垃圾分类不准确等问题。当然,信用惩戒不是最终目的。被扣除“日常监管分”的商户,可通过“浙里办”App或者微信搜索“义信通”,通过自检自查、自主上报或自治学习、参加在线考试修复“日常监管分”,以此改善自身信用状况。
部门联动,进一个门办多件事
近日,执法局廿三里大队会同廿三里交通执法所,对辖区15家机动车维修企业开展联合检查。
据悉,这是两家单位近段时间开展的第二次联合行动。执法队员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的优势,利用掌上执法系统内的商户基础信息、历史检查记录等数据资源,为机动车维修企业等建立“掌上档案”。
检查期间,廿三里大队执法队员发现环境脏乱差、门前五包落实不到位、污水外流、违建等问题后,当场录入“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平台,责令业主马上进行整改。廿三里交通执法所执法队员也会根据自身职能,给机动车维修企业“体检”,查看对方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违规存放废弃机油等。
与此同时,执法队员还会针对前期上传的问题,对相关机动车维修企业开展复查,积极引导商户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和精品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