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实为蔡元培。他是一个教育大家。今日有幸,访蔡公故里。门口,便见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人世楷模,学界泰斗”八大金字。跨入门槛,“翰林”二字在乌黑的木牌上显得格外显眼。蔡公原是清末翰林学士,在反清斗争中,他毅然辞职,与腐朽清王朝抗争到底,这是何其难能可贵的选择!
进了正门,便见道路两旁都种着松柏、铁树和荷花。借用这些植物来表现蔡公的圣洁、高尚的品质,还有名垂千古之意,恰到好处。进入前屋,虽然当年意气风发的蔡公早已远去,可从这些古老的陈设中,依然可以想象出蔡公当年的风范。灰白的砖瓦,再配上简约的红木窗,与蔡公为人低调、喜欢清幽的品格甚是契合。
蔡公一生最大的成就大约是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积极招录有才干的人士进入北大,如陈独秀、胡适等人,从而有了后来的“五四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地。
浮想联翩间,我走入蔡公的卧室。卧室陈设照样简单。当然,蔡公在这居住时应该不止一床一梳妆台吧。对于学习如饥似渴的他来说,就算卧室也应该有许多书籍吧。走出蔡元培故居,风从巷口吹过来,已是正午,却不觉得十分炎热。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已在蔡公故居逗留了大半日。
绣湖小学604班陈颢文 指导老师何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