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欣
本报讯 近日,在苏溪镇第三小学的农耕文化节上,学生们争相体验糖画、植物拓染等非遗项目,还能买到板栗、花生等炒货。而体验活动和购买物品的凭券,均为一张张劳动币。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搬”进校园,学生只要支付劳动币即可参与体验。劳动币可通过光盘行动、绿地养护等方式换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和爱惜粮食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另外,学校专门搭建了交易市场,为劳动币的广泛流通铺设渠道。学生可以在义卖、图书换购等活动中使用劳动币换取商品,使得劳动价值得以获得实物化回报。
“接下来我要努力得到更多的劳动币,明年争取多买几样东西。”该校五年级学生尚岩在农耕文化节上收获颇丰,但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拓画文创作品,他还是露出了期待的眼神。当天,像小尚岩一样“豪掷”劳动币的学生不在少数。在热门的糖画摊位前,成品还未完全冷却,就已被同学们抢购一空。而购买力的背后,折射出学生劳动意识的不断强化。
此外,苏溪三小在本学期课后服务中增设农耕课程,课堂内容为学生讲授如何播种、收割和加工,校外开拓劳动基地提供实践场所,让学生体验从育苗、养护、采摘到义卖的全过程,充分享受劳作和丰收的双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