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本报讯 “快捷、便利、高效,前后不到5分钟,驾驶证就换好了。”昨日下午,货运公司驾驶员小陈对市公安局驻第六港区警务室民警的“贴身服务”赞不绝口。
义乌港紧邻国际商贸城,是全省“大通关”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日均车流量约1.2万-1.5万车次,高峰期可达2万车次。民警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进出义乌港的司机在等待通关期间空闲时间较多,货代企业和司机希望能在港区办理相关交管业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市公安局驻第六港区警务室。”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警务室还设置了违章处理、车驾管业务、流动人口申报、矛盾纠纷调解受理等窗口,让企业真正享受“一站式”服务。“等候集卡通关的时间,我们可以在港区警务室方便地办理交管业务。”体验过第六港区警务室服务的企业主们都纷纷为此点赞。
民警服务企业的身影不仅仅在义乌港,还活跃在义乌的各个角落,为了更好对接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市公安局全面布局建设了一批“为企警务服务站”,点对点上门服务了解实际需求,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指导企业加强防范、抵御风险、化解隐患。针对铁路线长人稀、隐患多、处置难度大等情况,义乌公安成立了“义乌西线路地融合警务工作驿站”,守护线路周围治安,提供便民服务。
此外,义乌公安还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探索建立智慧警务模式,并联合反诈、情指、经侦、治安、刑侦等多警种合成作战,大力开展防范宣传。“通过在国际贸易预警平台发布预警,运用常驻外商‘信用+外贸’信用体系拒绝签证、缩短居留期限、不予签发居留证件等惩戒措施,及时为市场经营户挽回损失。”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