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生

服务老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访95后省“百佳养老院长”陈智浩

陈智浩(右)陪老人谈心

扫一扫 看新闻

▢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文/摄

“爷爷您真棒!您已经登上‘玉龙雪山’,马上就可以来到‘珠峰大本营’啦!”11月30日上午,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里一片欢声笑语,该中心副院长陈智浩正陪伴入住这里的老人玩“攀珠峰”活动。

陪伴老人开展活动,操持老人的生活起居,关注未来养老……陈智浩虽然只有27岁,但投身养老事业却已有3个年头。最近,这个“95后”小伙被省老年服务业协会评为2021年度“百佳养老院长”。

2018年6月,从中国计量大学毕业后,陈智浩并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转而回到家乡,就职于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至今,从未停下脚步,目前担任该养老服务中心副院长。

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医养结合且各类社会职能丰富的新型养老机构,作为机构负责人,95后非科班出身的陈智浩,每天除了解决养老院内部的各种突发状况,还需要对接民政、医保、卫健等部门的各种任务,他也逐渐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了各项技能兼备的“多面手”。

“作为一家养老综合体,机构中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是最重要的环节,与此同时,缜密的行政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陈智浩看来,有了这些完善的行政保障,服务才能更精准,管理才能更有效。

3年来,作为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他坚持横向拓展,不断完善为老为困事业发展。在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期间组织编写图文并茂的《义乌市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指南》,建立特色认知症照护专区——桃花坞,创立浙江省三星级残疾人之家,创建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义乌市博雅康复医院康养联合体”,带队斩获市护理员技能竞赛一等奖及团队奖,等等,总是能看到陈智浩的身影在忙碌。

年轻一代做事有独特的思路,除了努力练好内功,他也致力纵向提高,持续加强机构整体含金量提升。在院长的带领下,陈智浩参与编写市级失智症康复标准、研究差异化养老闭环课题设计、老年社会工作调研、撰写发表杂志论文等工作。“每次写文章、理材料的时候,都是痛并快乐着,一个阶段的工作结束,总是能看见自己成长的足迹。就好像最近成功立项的《养老机构失智症康复服务规范》,我从零开始学习,看了很多材料,多次与院长沟通国内外的失智症专区建设和康复护理情况,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毕竟是初出茅庐的人,其实心里还是不太有底气的,没想到答辩现场专家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时真的是兴奋得不得了!”陈智浩如是说。

养老服务无止境。陈智浩深知,必须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为此,他也致力于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现在养老行业人才短缺,我也非常希望有机会能进入相关高校,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学历提升。”

在陈智浩看来,作为新时代青年,更需要“少而博学、少而有为”。如何将养老事业真正做成惠民工程?在义乌,相信有很多像陈智浩这样的年轻人,正站在时代的潮头奋力探索。

2021-12-03 ——访95后省“百佳养老院长”陈智浩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80541.html 1 3 服务老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