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防疫当前,我们不退”

——记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指导组成员徐晓燕

▢ 全媒体记者 何欣

“喂,FX隔离酒店有一位75岁老人有糖尿病,现在血糖很高,需要安排人陪护去医院,你们记得做好防护。”在综合服务点指导组的办公室内,一位女工作人员正温柔又疲惫地对电话那头说着。

45个隔离点的医疗物资、隔离点所有人员的核酸检测、就医及隔离点的责任医院……这些工作的协调,都需要综合服务点医疗组来联系落实。而这份工作,徐晓燕和她的同事们从去年6月就开始接手,没有下班时间,没有周末,24小时待命,默默奉献至今。

12月14日下午三点半,记者穿过没有灯的走廊,来到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指导组,发现在这间偏僻的办公室里,由于工作氛围浓烈,一阵热气扑面而来。徐晓燕只穿了一件短毛线上衣,脸颊鼻尖因着急上火而泛红,面对记者的到访显得十分局促。

“不好意思,我先接个电话。”“不好意思,我要回复一个事情。”……面对记者的采访问询,徐晓燕还来不及介绍自己的工作,就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断,微信、浙政钉、电话、短信……一刻不停。

徐晓燕原先在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工作,从去年6月开始,她被抽调到疫情防控指挥部。今年5月开始每周抽一天接听疫情防控相关的政策咨询及投诉举报电话,剩余其他时间全部在综合服务点医疗组,负责协调酒店专班工作。接投诉电话时,隔离人员往往因为心情不好,常常一打电话就能聊半个小时,小到饭菜不合胃口,大到生病外出就医。有时接起电话就听见对方破口大骂,徐晓燕就只能静静地等待对方发泄完情绪,再开口安慰。她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觉得委屈,但是我只要换位思考,一切就能理解了。”

前不久,徐晓燕得知一位来自上虞的小伙子于12月4日独自来到义乌,他被隔离后,不仅没有将行程和家人说,还拒绝联系家人。两天后,综合服务点医务人员发现他患有抑郁症,并且因为隔离情绪低落,言语中流露出不好的倾向。徐晓燕立即向上级汇报,并且联系了市精神卫生中心,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目前,上虞小伙的状态改善了很多,不仅能够自行测温和汇报,还时不时愿意在微信群里聊几句。

12月14日晚,徐晓燕来到综合服务点查看医疗物资。这里的医护人员对记者说:“我们有什么自己没法解决的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徐晓燕打电话,说说心里话。”徐晓燕说,在综合服务点里,不仅仅有隔离人员,还有为隔离人员服务的医务人员、管理组、保安等,他们同样也面临孤独、疲惫的考验,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要经常给他们打气鼓劲。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职责所在。虽然有时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会很沮丧,但好在有家人的全力支持。”徐晓燕说,读初三的大女儿知道妈妈辛苦,没有很多时间操心自己的事情,学习和生活会很自觉,小儿子虽然还在读幼儿园,但是人小鬼大,自己在幼儿园吃晚饭还想着给妈妈打包一份,上学前还会提醒大人戴口罩。而徐晓燕的丈夫用行动支持妻子的工作,平时负责接送儿女上下学,下班回家做做家务,照顾孩子。

家人的支持温暖了徐晓燕,而她又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了综合服务点的隔离人员、工作人员,为抗击疫情凝聚了更多力量。

2021-12-18 ——记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指导组成员徐晓燕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84990.html 1 3 “防疫当前,我们不退” /enpproperty-->